怀旧野猫 > 其他类型 > 社稷图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声东击西

第五百三十二章 声东击西(1 / 2)

石开随之又将全军合为锥形之阵,强攻逼阳南森立足未稳的大营。逼阳南森所领魏军拼死抵抗,两军又战了近一个时辰,魏军虽死伤惨重,但萧子申与石开也未击破魏军。

赵军久战亦疲,萧子申、石开就领军往西南后撤五里扎营,一面防备魏军攻杀正定路其他地方,一面派人告知曹剑南。

萧子申看着指挥铁骑军立营的石开,笑道:“石将军,逼阳南森的魏军也疲惫不堪,我们是否去劫营?”石开摇头道:“战端刚开,大家防备均严,很难起到偷袭作用,没有必要!”

萧子申点了点头,道:“这逼阳南森倒也聪明,正定路东现在只有各州驻扎有少量禁军,他率军东撤,也不怕被重兵合围围歼!”

石开轻笑道:“逼阳南森征战多年,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但他也想错了,沧州到秦王殿下所在的定州之间,若非之前曹帅派去布防的两万禁军,也没有多少大军!”

萧子申道:“如此说来,逼阳南森西避或者东撤,只要与后续魏军前进方向一致或相距不远,其实并没有差别!”

石开点头道:“不错!我领军自西侧绕道时,逼阳南森若要自西侧杀过去,也是没有问题的,他一心只往东退,看来拓跋文绍后续大军若非自正北南下,就是要先扫荡正定路东面的州县,占我大赵疆土,再往西强攻来。拓跋文绍也知道,曹帅手握十多万重兵,若引军与曹帅强战,也不知何时才能分出胜负,还不如先占了正定路东面守备薄弱的州县,再徐徐图之。”

石开猜测的不错,到天明时,正定路东面的州县就传来急报。魏军重兵强攻,两日就丢失了正定路东北面的一州五县,魏军随后又往南攻来,各州县已岌岌可危。

曹剑南吩咐留守沧州的大将注意防备后,又派将领领军一万北上到沧州北面五十里外的蔡北县驻扎,以为沧州缓冲屏障,自己则领军五万,行进到萧子申、石开所领铁骑军以东,准备阻挡魏军南下攻势。

一日后,就望见了宁王拓跋文绍的帅旗。至此,瓦口关往南到萧子申、曹剑南防线以东的正定路疆土,已全部丢失。

拓跋文绍大军到后,叔孙恭、公孙意等将领就领军强攻曹剑南大营,逼阳南森也拔营往东靠向拓跋文绍大军。赵魏大军血战两日,寸土不让,只杀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赵魏停战又对峙两日后,沧州镇守大将派人传来急报,鹿州突然出现数万重兵,主帅为拓跋文绍,正猛攻鹿州,欲夺正定路粮草,请曹剑南定夺。

曹剑南一时大惊失色,现在正定路东与赵军对峙的拓跋文绍大军就有十余万之众,拓跋文绍哪里来如此多的兵马?

而防守粮草重地鹿州的禁军有三万多人,就算拓跋文绍率数万魏军强攻,一时如何能下?待定州的帝九诏得了急报,引西线重兵前来围杀,再有沧州大军断住拓跋文绍归路,拓跋文绍大军不过死路一条,他何来如此大的胆子?

正是因为鹿州有三万多禁军防守,所以曹剑南并未担心过,曹剑南现在又与拓跋文绍主力在东线交上手,就更没有担心粮草重地鹿州了。却没想到拓跋文绍竟去攻打鹿州,曹剑南一时色变不解。

但不解归不解,曹剑南也不可能置鹿州于险境,急忙让萧子申、石开率军往西南去救援鹿州,他仍领五万禁军抵挡拓跋文绍主力的攻势。

萧子申与石开领骑兵离开后,次日,曹剑南终于知道为何拓跋文绍有如此重兵了,因为与他对阵的根本就不是拓跋文绍,而是魏国的南大将军、南京道镇抚使、宋王拓跋神机。

原该是在大赵大津关以北,魏国雁崖关至南京道昌阳防线与帝九诏、曹少游等对阵的拓跋神机,没想到他竟偷偷的率大军来到了东线,与拓跋文绍合兵一处,还打出拓跋文绍的旗帜来迷惑赵军。

若是大赵瓦口关失后,拓跋神机再领兵东来,现在最多刚到与曹剑南血战的前线!可他不是,曹剑南一直都是在与拓跋神机大军对阵,已交锋数日。

这么说来,岂不是表示,若非拓跋神机有信心,不多时就能攻下瓦口关,否则他就真是神机妙算,知晓豁兆凯会献关降魏,所以才弃中线的雁崖关等不顾,提前领大军东来瓦口关。

拓跋文绍与曹剑南互攻半年多,曹剑南没攻破魏国的宁海关,拓跋文绍也没有攻破赵国的瓦口关,拓跋神机哪里来的自信,偏就知晓能攻破瓦口关,所以早提前领军前来。

这是不可能的!若拓跋神机有如此厉害,早攻破中路的大津关入了正定路,又何必千里迢迢的东来瓦口关!

那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了,拓跋神机“神机妙算”,早“算出”豁兆凯会献关降魏,所以才悄悄引兵东来,打了曹剑南一个措手不及!

萧子申与石开率骑兵离开后,也不知拓跋神机是知了拓跋文绍兵打鹿州的消息已掩盖不住,还是觉得曹剑南五万大军挡不住他了,竟亲自披挂上阵,换了宋王帅旗,随后兵分三路猛攻曹剑南防线大营,又分兵一路往西,准备断去曹剑南与沧州的联系,欲围歼曹剑南大军。

就在危急之时,帝九诏得了消息,与裴仲殊、呼延寿等大将亦领兵东援。裴仲殊领兵四万往东南救援鹿州,以一万骑兵先行;

最新小说: 小故事大智慧合集 皇后宦宠 重生之嫡女芳华 重生小哥儿之顾朝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孕妻娇媚,战神将军放肆宠 大明骑龙 陆总的娇气包 那个让我含笑九泉的女人 时空逆袭之科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