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招待酒会热烈举办的同时,首映式观影专列也悄然抵达集中营站台。
这些来自柏林各阶层的纳粹精英家庭的成员,将有幸与与元首大人一同观影。
事实上如何成功举办或毁掉一场电影首映式,再没有比二号人物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更有经验。
就比如在1930年12月5日的晚上,柏林莫扎特礼堂举行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的首映式。这部影片上映前,就被柏林媒体形容为“美国30年代最血腥的电影”,可即便如此首映日当晚礼堂依然座无虚席。然而影片仅仅放映了几分钟,意外发生了——观众席中忽然涌现出一群暴徒,他们将臭气弹砸向大银幕,随后将准备好的老鼠从袋中放了出来。礼堂尖叫声四起,顿时乱作一团,参加首映礼的嘉宾、观众,也被吓得四处躲闪。于是这荒诞的一幕被永远钉在了世界影史的耻辱柱上。
而这场闹剧的源头就是首映式放映的《西线无战事》,一部以德国士兵视角拍摄的反战电影。当时的德国刚从一战的泥潭走出,国家从上到下又陷入了对战争的狂热崇拜中,这部反战片很“不幸”的撞到了纳粹的枪口上。纳粹党的骨干成员戈约瑟夫·戈培尔正担任德国总理,他一手策划了这场闹剧。闹剧之后,德国媒体蜂拥而上,报道中他们对影院内的暴行只字未提,只是一味的谴责影片“离经叛道”。畏于纳粹德国的威慑,大洋彼岸的好莱坞集体选择了沉默。该片的投资老板甚至站出来道歉,还低声下气地说,一定要好好修改影片,改到德国人满意为止。
于此可见,作为整个世界影史耻辱事件的始作俑者,防止欧陆的地下反抗势力破坏《国家荣耀:大战役》盛大首映,甚至试图刺杀元首大人,以二号人物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为首的第三帝国上下一定会严阵以待。正因为掌管着第三帝国最专业和最高效的宣传机器,所以没有人会相信有人能在二号人物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倾力打造的首映式上“搞出花样”。
这或许也是元首大人决定最后一刻出席首映式的原因。
招待酒会结束后,出席酒会的女明星和各界名流会被请进事先预定的二楼VIP包厢。与此同时,一层大厅的观众也会列队检票入场。因为是走不同的通道,所以彼此之间不会有交集。
VIP包厢的观影体验和安全保障显然要远比普通观影区高级很多。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要不然也不会有“总统服务”。然而为了在镜头前体现亲民的领袖风范,“元首大人”一定要在普通观影区落座。如果不计代价,用一颗威力足够的炸弹将整个会场炸上天。元首大人大概率无法幸免。然而却要拉着电影院内的所有人一起陪葬,即便是抵抗组织也不会轻易这么做,除非彻底丧失了理智。这应是人类共同的底线。虽然能出席首映式的普通观众一定不是普通人。甚至可以说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哲学概念上“平庸之恶”的群体,可炸死数百无辜者的计划无论出于什么“正义”的目的,都是不义之举。这同样是毋庸置疑。
得益于西西里登陆战中意大利海岸师团的盛大演出,而稳住阵脚的不仅仅有墨索里尼政府,还有原本应该轰然倒塌的德意联盟。随着西西里战役已经打成了旷日持久,号称‘西西里地狱’的堑壕战。再加上第三帝国快速进入意大利建立起稳固的冬季防线,德国的工业区和罗马尼亚油田也都没有直接暴露在盟军空中打击之下,于是在《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时空”下1943年底的纳粹德国的国家机器完全没有遭受到根本性的伤害。市场稳定,生活安逸,一切照旧。可想而知,柏林民众对元首大人的拥护依然狂热。
为什么后世以严谨理性著称的德国人,会将一个大独裁者送上国家权力的巅峰,还赋予他不受控制的政治自由和生杀大权,或许德国著名诗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ErnstMoritzArndt)的这句话能给人深刻的启示:“德国喜欢(受)锁链的束缚,(并)承受一个带着枷锁的苦力的灵魂的痛苦。”
简单来说就是无条件的服从“强者”。
“姐妹们,我想我知道第三人是谁了。”酒会刚刚结束,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就收到了盖世太保的最新命令。
“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随即问道:“是谁?”
“是莱妮。”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下意识压低声音:“来自元首的亲自命令。”
刚刚过完41岁生日的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已经不再年轻。没有人将她考虑其中。结果元首大人却还是“点名”要三帝国最耀眼的电影天使陪他一同观影。与“第一夫人”爱娃·勃劳恩一左一右,坐在他的身旁。
这显然是巨大的“个人荣誉”及对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无与伦比的电影才华和绝对忠诚的嘉奖。
“我怎么感觉是要把莱妮当成人质呢?”德意志间谍女明星布里吉特·冯·海姆斯马克立刻表示怀疑。
“我也被‘前第一夫人’邀请,和她一起观影。”捷克斯洛伐克女明星莉妲·巴洛瓦的表情是相同的怀疑。
“这与玛格达·戈培尔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