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包含了河北省、辽宁省及小部分吉林省的幽、冀这2州,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亿8千多万亩。
也就是说,河北冀州、幽州的潜力极其巨大。
只是因为目前户口极少、加之士族豪族瞒报人口之故,限制了这2州的经济发展、以及百姓们开垦田亩的积极性。
赵旻的计划,便是想方设法,提升这2州的生产力、生产积极性,以及改变生产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鼓励这2州的大族,将经营重心从农业转移到手工业,再将农业转嫁于原属于其人的奴客。
如此1来,奴客转为屯田之农户,2州之大族则专注于经营手工业、发展商业。
朝廷既不缺粮,也具备了足够的财力去反哺经济、军事与民生。
这将会是1个良性循环。
卫府,书房之内,赵旻放下方才还在笔走龙蛇的笔,用力揉了揉脸。
其人喃喃自语道。
“他爷爷的!老子收荆州之时,都未曾如此费过心!”
荆州的情况,其实与冀州迥然而异。
荆州乃天下之十字路口,天然优质的商业之地。
而且,那些豪族豪士们1个个比猴子都精。
赵旻在荆州兴建大量工坊之后,那些荆襄豪族,便主动向朝廷让出了土地、奴客。
因为他们极为清楚,种田哪里有搞手工业、经商赚钱?
河北冀州、幽州截然不同。
首先,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不如拥有大江、沔水,而且有武关可直抵关中的荆州适合发展商业;
其次,冀州、幽州平原众多、土壤肥沃,天然适合发展农业;
最后,袁绍这个心高气傲、不听人劝的老顽固经营河北多年,导致河北豪族的思维、格局,远不及深受赵旻熏陶的荆襄豪族。
总之1句话,赵旻为了河北冀州、幽州,可谓操碎了心!
心烦意乱之下,赵旻索性唤来董昭、荀攸2人。
“公仁公、公达先生,河北工坊之选址,2位先生以为,应定于何处为善?”
赵旻方才思忖再3,仍然有些举棋不定。
董昭抚须蹙眉。
“主公,黎阳城濒临大河(黄河),于彼处建工坊、货物经大河至弘农郡入关中如何?”
赵旻叹了口气。
“然则……公仁公,邺城实为河北之中心,兼且邺城至黎阳城亦相距不远。”
邺城,如今确确实实是河北第1大城。
赵旻之所以不愿攻伐河北,最主要原因,便是担心邺城因遭受兵燹而毁。
董昭继续补充。
“邺城甚善也!此外,赵国邯郸城、常山国元氏城、中山国卢奴城(河北定州)亦可建工坊……”
赵旻扬起袍袖,打断了董昭。
“公仁公,我等此番兴建工坊,仅为试行耳。暂不可于多处兴建。”
荀攸凝视着河北幽、冀2州的地图,指着幽州渔阳郡雍奴城(即后世天津宝坻区,在汉末此地滨海)。
“主公,某以为雍奴城可也。此地之货物可沿海路运抵徐州广陵郡,直接与刘玄德交易。”
赵旻这次微微颔首。
“公达先生以为,渔阳郡泉州城(后世天津武清区南部,汉末同为海滨城,比靠北的雍奴,地理位置要好1些)如何?”
荀攸、董昭2人定睛凝视半晌后,前者颔首,后者却微微摇头。
赵旻这个苟哥见状,心中顿觉无语至极。
按照原本历史,这时的董昭,应该正在幽州渔阳郡泉州县,为曹老板修建泉州渠。
然而……
此刻反对在泉州县建工坊的,却恰恰是董昭本人。
如此,可谓造化弄人。
董昭见自家主公表情有些古怪,不由哑然失笑。
“主公勿要误会,老夫在想,何不在?水(音同磊,即后世永定河)、泒水(音同沽,即后世沽河,也就是海河)之间开凿运渠,再于幽州刺史部治所蓟城兴修工坊?
如此1来,蓟城工坊之货物,可由?水经此渠至渤海之滨,岂非胜过在泉州县建工坊百倍乎?”
汉末,?水水量丰沛,而泒水做为滹沱河的下游,水量比?水只大不小。
而且实际上,?水还有支流汇入泒水,最后流入渤海。
这支流,正是后世的首都永定河。
所以,赵旻不用再另外修渠,只需将此支流疏浚、河床挖深并做好防护即可。
赵旻发现了。
历史果然有惯性。
反正无论如何,董昭总是要在泉州县修1条渠才安心。
但话说回来……
赵旻只觉豁然开朗。
赵旻方才之所以举棋不定,主要就是因为幽州工坊的选址,在他看来始终不够理想。
如今思路1变,方法1片。
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们走过去!
兴奋之下,赵旻起身向董昭躬身行礼。
“公仁公果然有高才!如此1来,幽州、冀州之工坊皆已完成选址。”
简单来说,这2州之工坊,其实就建在各自州治所。
如此布局,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