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终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终(2 / 3)

老夫1生之大憾也!

然则,老夫沉思之后已明得失。从文之所以胜,老夫之所以败,皆因民心向背故焉!

从文抑士人而重黎庶,推屯田、建工坊、兴货殖,使民富庶;而老夫宽待士人,苛求黎庶,使士富而民贫,故强弱易势,以致去岁邺城之败。

阿谭、阿熙、阿尚,你3人务必引以为戒,不可再如此矣。可惜天不假年,若老夫再多活十年,便是从文亦绝非老夫之敌!”

言罢,便是至死仍不服输的袁绍,也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撂狠话归撂狠话,袁绍自己也心知肚明,自己若再多活十年,袁氏岂有立足之地焉?

收拾情怀之后,自知时间不多的袁绍长话短说。

“老夫就木后,朝廷(此处指天子刘协)必将收回老夫大将军之位,阿熙!你务必保住幽州刺史之位,为朝廷立功,保我袁氏子孙富贵!”

袁熙当即起身行礼。

“父亲大人放心,孩儿必竭尽所能!”

袁绍含笑颔首后,复又看向长子袁谭。

“阿谭,老夫已将你继于故太仆亡兄(指袁逢嫡长子、袁绍长兄袁基)为嗣。

亡兄亡于国贼之手,从文素来忠汉,必不会为难于你,你可携阿尚,共扶老夫棺椁速返汝南故里、安葬老夫后,请朝廷赐爵汝阳县侯!”

说着,袁绍看向自己幼子袁尚。

“阿尚,为父既已立你为嗣,你当与你兄长同归故里,并请朝廷赐爵新息侯(汝南郡新息县侯,昔年伏波将军马援之爵位),从此,为父之亡兄及为父,便皆有嗣子继我袁氏香火!”

尚未束发的袁尚,此刻悲难自抑,又不敢哭出声,只好默默流泪行礼。

袁绍短叹1声后,最后看向同样默默流泪的续弦刘氏。

“夫人勿悲,我袁绍袁本初鹰扬河朔、睥睨天下十余载,临终时又岂可见闻此儿女之态乎?

夫人当知,从文挥鞭3载,而天下1统之势初现,河北亦将为朝廷收复。

故而,为汝南袁氏计,夫人当随阿谭、阿尚同返汝南汝阳县故里,从此安享富贵,从文念老夫昔年之恩,必不会为难于你等。还望夫人好自为之!”

袁绍话虽如此说,但刘氏仍然心有不甘。

“夫君!”

袁绍摆了摆手。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因为朱儁此时(195)仍然健在,并在朝廷充当人质。既然父亲被质于长安,那儿子也便不得不死心塌地替朝廷干活。

初平4年,(朱儁)代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明年秋,以日食免,复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未发……长安中乱,故(朱)儁止不出,留(长安)拜大司农。--《后汉书朱儁传》

再说说刘繇的立场。

刘繇作为汉廷宗室,为何要派笮融助战朱皓,驱逐诸葛玄呢?原因有2。

其1是扬州境内“1州2主”的尴尬局面,刘繇与袁术分据南北,势同寇仇。袁术如果占据豫章(扬州西南部),对刘繇自然是不利的。

其2是刘繇受过关中朝廷的恩惠。汉末丧乱(189)开始前,其不过是1介县长,且已经弃官归家。

在兴平2年(194)群雄割据的局面下,刘繇被关中朝廷相中,遥署为扬州刺史,从白丁1跃而成地方大员(虽然本质是个空壳州牧)。

(刘繇)避乱淮浦(属徐州下邳),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刘)繇畏惮,不敢之州。--《吴书刘繇传》

刘繇既然受了关中朝廷的恩惠(194),此时(195)朝廷有命,自然是要“表表忠心”的。

何况袁术1方面阴谋废汉自立(两年之后真的称帝了),另1方面又与自己争夺扬州。打击袁术,对刘繇而言“百利而无1害”。因此派遣笮融助战朱皓,驱逐袁术部将诸葛玄,也就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咱们主要通过对与笮融相关的散碎线索,进行推理串联。

其依附陶谦、不仕刘备、袭杀赵昱等行为,无疑是因为“丹杨出身”导致的立场问题;当然,也离不开刘备改弦更张,“重徐州而轻丹阳”的政策影响。其实刘备行为的本质,就是提拔新人,同时打击陶谦旧部,维护自己的权力合法性。

流徙扬州之后,笮融与陶谦故将薛礼,共同依附刘繇,对抗袁术。

薛礼的履历记载,可以侧面说明其“转入丹阳”,恐怕并非是被陶谦所逼,而是被曹操所逼(攻打彭城)。如果从薛礼的“居住地点”来看,他很可能是被陶谦所保护。毕竟陶谦在危难之际,也曾想过放弃下邳,走归丹阳。

兴平元年,(曹操)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陶)谦恐,欲走归丹杨。--《魏书陶谦传》

至于笮融助战朱皓,驱逐诸葛玄,表面是3方军阀的斗争,幕后却是汉廷与袁术的斗争。

原因显见,朱皓与刘繇出于多种原因,在“争夺豫章”事件中,实际充当了关中朝廷的爪牙。侧面也可看出,李傕、郭汜的政治智慧,远不似文学演绎作品所言般愚劣。

由于史料所限,对笮融的始末串联,暂止于此,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新小说: 我哥是冠军侯,我说话大声点怎么了 皇兄何故造反啊 晋庭汉裔 我的岳父是崇祯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我在租界做巡捕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互换曝光后,双胞女帝非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