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

第一百二十五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3 / 3)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7法正传》

诸葛亮真正大放异彩、声震寰宇,恰恰是其辅弼后主时。

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蜀书6赵云传》

应该说,刘后主能力低、权欲低、责任心低;

且在3低之中又有1高:信任度高。

后主宠信尊崇相父,能尽情放权。

故诸葛亮真正“行管仲、乐毅之事”,不是在刘先主时,却是在刘后主时。

“如鱼得水”者,刘备是也;

“纵龙入水”者,刘禅是也。

“管乐自诩”的实质,本指如此。

诸葛亮客居荆州,躬耕南阳,表面是清贫养志,不求闻达;实际是望眼欲穿、自作身家;甚至借“水镜党人”臧否人伦的风尚,替自己慕求大名。

至于“不求闻达于诸侯”,不过是诸葛亮中年时追忆往事,对叔父之死的感慨,以及对刘表废弃不用的叹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何谓不求?求之不得。

换个角度看,诸葛亮不足3十、便能1蹴而就,成隆中之策,可见其胸怀激雷,腹藏沧海;这种顽石美玉,纵使1时被褐、不得发迹,也不能长久掩其锋芒。譬如锥处囊中,其末立现。

可喜者,是孔明投备,君臣成鱼水佳话。当然,真正使诸葛亮发挥“管乐之才”者,非“雄人”刘备,却是不太争气的“熊人”刘禅。

无他,管乐所需者,虚君实相;

亮所需者亦然。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亦颇值玩味。

故曰:察人之所行,不察人之所言。

最新小说: 皇兄何故造反啊 我的岳父是崇祯 互换曝光后,双胞女帝非我不可 我在租界做巡捕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我哥是冠军侯,我说话大声点怎么了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 晋庭汉裔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