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3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3(3 / 4)

吕范,正是这些明星中的1颗。

尽管在演义之中,其人存在感极低。

东吴权臣吕范,好威仪、性奢靡,乃至“服饰僣拟王者”,却始终被孙权所宠待。

性格猜忌的孙权,甚至多次替其回护,以至“告者乃不敢复言”。

吕范能够获得如此特殊的政治地位,离不开孙权的绝对信赖。

在孙权看来,“吕子衡忠笃亮直”,因此僭越之举,可以既往不咎。

(孙)权曰:“……吕子衡(吕范字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江表传》

“忠笃亮直”,即忠诚、笃实、磊落、正直。

实际就吕范“服饰僭拟王者”的越轨行径来看,这番评价无疑存在过誉色彩;

但从吕范的生平事迹来看,他也确实担得起“忠笃”2字。

(吕)范与贺齐奢丽夸绮,服饰僣拟王者。--《江表传》

注意:名声极差的贺齐贺公苗虽不是十2虎臣,但绝对是孙吴1大部曲帅…因为这厮的部曲,几乎都来源于山越。

陈寿对这厮评价不高。

在封建君主眼中,没有比“忠笃”更为高贵的品质,吕范也因此在孙策、孙权2朝屹立不倒,以至6逊(孙策之婿)、全琮(孙权之婿)等人皆对其“修敬虔肃,不敢轻脱”。

吕范死后,甚至得到诸侯规格的祭祀之礼,可谓极尽哀荣。

吕范的政治资本,源自早年的两次抉择。其1是赴徐州迎救太妃(即孙策之母);其2是抛弃袁术、改换门庭。

至于吕范在暮年能够保全荣华,免于猜忌,则在于其才具有限,功高而不震主,遂君臣相和,得享善终。

太妃于江都,是吕范在孙策集团的发迹之始。这1事件在《范传》中着墨有限,但背后隐藏的线索颇多。

吴太妃即孙坚遗孀,祖籍吴郡吴县,后迁至吴郡钱塘。孙坚死后,吴太妃“乃渡江居江都(县)”。此地隶属徐州广陵郡,归陶谦管辖。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孙)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吴书妃嫔传》

(孙)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吴书孙讨逆传》

古人安土重迁,轻易不会羁旅他乡。吴氏旅居江北,与时代背景和宗族背景有关。

(1)江南与江北

孙坚夫妇虽出身于江南,却发迹于江北。按《孙破虏传》,传主早年相继担任过盐渎丞、盱眙丞、下邳丞(3县皆属徐州);

孙坚之后又跟随朱儁北上镇压黄巾,以至其麾下的元从将领,如程普(幽州右北平)、韩当(幽州辽西)等多为北人。

刺史臧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孙)坚盐渎丞,数岁,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吴书孙破虏传》

孙坚死后,孙贲、孙策相继依附袁术。袁术牧扬州时,将治所设于江北(因为江南有汉廷任免的正牌州牧刘繇),因此孙策集团的元从成员,多来自徐州与扬州江北(9江、庐江2郡尤多),此即东吴“淮泗集团”的雏形。

由于孙坚父子长期旅居江北,因此孙策率部返乡时,竟出现了“百姓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的吊诡状况。

说得直白通俗1点:

鬼子进村扫荡时,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田余庆在《孙吴建国的道路》1文中,称“江东人视(孙策)为外来异类”,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江表传》

(2)羁旅异乡

孙坚早年曾被乡人视作“轻狡”。

这1含有严重贬义的词汇亦被用于形容吕布。

方诗铭认为“轻狡”是强盗行径的隐喻,按照孙坚“甚惭恨”的反应来看,方老的论断应该与事实出入不大。

吴氏亲戚嫌(孙)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吴书妃嫔传》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魏书吕布传》

另按孙坚死后,未能归葬故乡(吴郡富春),反而葬于曲阿的记载来看,他在老家的形象大约不甚理想。

这也是孙策、吴太妃安葬孙坚之后,并未返回故乡,而是北上徐州,旅居广陵江都的重要原因。

彼时孙策投效袁术,而袁术谋夺徐州,与陶谦交恶,陶谦因此“深忌(孙)策”,吴太妃的人身安全遂出现严重隐患。

(孙)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孙)策。--《吴书孙讨逆传》

(袁术)将其余众奔9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后汉书袁术传》

在此背景下,与孙策同在袁术麾下的吕范挺身而出,密赴徐州,迎救太妃。结果太妃得到解救,吕范却被陶谦部将捕获,投入大牢,最终被门客“篡取以归”,幸免于难。

时太妃在江都,(孙)策遣(吕)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吕)范为袁氏觇候(密探),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吴书吕范传》

按彼时的历史背景,吴太妃作为客居徐州的人质,处境堪忧,若无吕范相救,恐有性

最新小说: 皇兄何故造反啊 我的岳父是崇祯 互换曝光后,双胞女帝非我不可 我在租界做巡捕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我哥是冠军侯,我说话大声点怎么了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 晋庭汉裔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