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巴志》
其2是张鲁军司马李休。
李休是魏荆州刺史李胜之父。
李胜是高平陵之变(249)前夕,奉曹爽之命、打探司马懿病情的密探。
亦即懿佯作“耳聋眼花,饮粥沾衣”的表演对象。
李休是张鲁欲称“汉宁王”时的劝进者,与阎圃正好相反。
时汉中有甘露降,子朗(即李休字)见张鲁精兵数万人,有4塞之固,遂建言赤气久衰,黄家当兴,欲鲁举号,鲁不听。--《魏略》
难道李休出身于农民家庭、抑或清贫寒门,因此与巴西大族阎圃相对立吗?
非也。
李休亦出高门,祖籍南阳,后为汉中南郑豪强。
南郑县即汉中郡郡治。当年刘邦受封汉王,即治南郑。
休为司马,家南郑。--《魏略》
休子李胜,在魏明帝时卷入“浮华案”,有“4窗8达”之号。
浮华者、皆高门贵游子弟。
可见南郑李氏,必是地方豪右。
劝说张鲁称王者是地方豪强,劝阻张鲁称王者亦是地方豪强。
可见,张鲁完全被巴汉地区的大族们包围,根本就是个毫无主见的傀儡;
甚至魏兵压境时,连是战是和,是走是留,都无法独立做主,还得听从功曹阎圃的意见。
原因无他,这些地方豪强才是真太守,鲁不过“随人俯仰”而已。
彼时张鲁割据汉中近3十载,恐怕已年过5旬甚至6旬,窝囊至此,委实罕见。
《后汉书党锢列传》即生动提及“郡吏架空郡守”的现象。
以汝南太守宗资、南阳太守成瑨为代表。
文多不载。
由此可见鲁所任用者,皆高门著姓,地方豪霸,与寒士庶族完全无关;
后世所谓“打击地主”完全是穿凿附会,将张鲁割据初期的“清理异己”美化为“革命行为”。
似鲁般宽纵豪强之人,治下百姓的生存状态,也便可想而知。
这就引出下1个话题,即所谓“财产公有”。
此话题,咱们下章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