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二百零三章 二虎争,大战终(终)

第二百零三章 二虎争,大战终(终)(2 / 6)

军西侧这仅余的近万兵卒,实际上都是李典的私兵。

于是乎,沮授调拨其人1万私兵赶来支援赵云,却根本未派上用场。

赵云硬生生以1己之力…当然还有其人开无双的威慑力,完胜西侧这近两万曹军。

相对于西侧的有惊无险,袁绍中军所在的东侧,则惊险万分。

张郃毕竟远不如赵云武勇。

其人不但被曹仁、曹纯逼到落于下风,且其人兵卒也不如赵云麾下兵卒士气旺盛。

老谋深算的曹操、对胜机把握能力极为敏锐的荀攸同时觑准这点,于是乎,2人不谋而合。

“仲康(仲康将军),速去支援子孝和子和!”

许褚率其人千余部曲,如下山猛虎般冲到张郃兵卒处。

得益于此,夏侯兄弟2人在后顾无忧之下,如鱼得水般撕裂袁绍的大戟士阵势,径直向袁绍所在的高台杀至。

袁绍处变不惊,安之若素道:“木楯兵结阵!弓弩手准备!”

这套配置,是昔年曾参与邺城之乱的麹义所留下的遗产。

袁绍睹物思人,念及麹义昔日之恩,以及其人后来之叛,1时间心如刀绞。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1如初入关中的赵旻,对已被诛的李傕郭汜等人愤恨不已。

在生死攸关之际,袁绍再1次如其人在界桥之战那般,英雄之气尽显无遗。

“来人!取我长枪!今日我誓与诸位共存亡!”

不知是谁,突然纵声高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随后,这首先秦秦国民歌,响彻4野。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河北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又焉能让赳赳老秦专美于前?

在这首响彻4野的大秦民歌鼓舞之下,燕赵男儿们士气大振。

本如下山猛虎1般的许褚及其人部曲,在燕赵男儿无惧生死、与敌偕亡的势头之下,登时如深陷泥淖,再难做寸进。

至此,胜负之势渐定。

及至赵云自西侧疾奔至此地时,胜负便再无任何悬念。

至未时末申时初之时,曹军东侧,几无可站立之人。

夏侯兄弟、曹仁兄弟这4人,皆已负伤逃回营寨。

曹操喟然长叹挥挥袍袖道。

“诸公停战!待我会1会袁本初!”

言罢,其人骑上骏马,径自向袁绍所在的高台驰去。

赵云和张郃正欲拦阻,却听袁绍喝道:“子龙、隽乂且退!让曹孟德过来见我!”

曹操1路畅行无阻,径自驰至袁绍所在的高台之下,方才滚鞍下马,躬身作揖。

“本初兄,弟终不及兄多矣!”

卷1终。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确实没有丝毫道理可言。

许多战例证明,即便我寡敌众,在士气大振之下,短兵相接也可最终获胜。

下1章是袁曹2人的最后互动,2人之间恩怨,皆将在下1章揭晓。

所以这1章,咱们聊1聊李典和麹义。

在《魏书卷十8》中,李典高居卷首,排在臧霸、李通、许褚、庞德等1众曹魏名宿之前。然而梳理《典传》,可以发现传主的历史地位虽高,但始终未能进入曹魏集团的核心圈层,且长期受到曹操的猜忌提防。

李典功勋卓著,却并未获得与军功相匹配的政治身份,终其1生官位不过杂号将军,爵位不过都亭侯。建安中后期,他甚至被迫将宗族男女迁徙至邺县(等同于充当质任),以减轻曹操的提防之心。

同时代中,类似李典般豪强出身、拥兵甚众的军官,在曹魏集团中并不罕见,臧霸、孙观、文聘、吕虔等人皆属此类,他们居外任时往往雄踞地方,位尊爵厚,甚至可以形成世袭性质的任官制度(如臧霸、孙观家族);而像李典这般受到猜忌打压者,却并不多见。

(臧霸)薨,谥曰威侯。子(臧)艾嗣。艾官至青州刺史……而孙观亦至青州刺史,假节,从太祖讨孙权,战被创,薨。子(孙)毓嗣,亦至青州刺史。--《魏书臧霸传》

(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甚有威惠。--《魏书吕虔传》

究其原因,其1是李典的宗族势力过于强大,达到“万2千余口”的恐怖规模,已对曹魏的统治构成威胁;其2则是李氏宗族在兖州之乱时出现立场分化,并未与曹操同心1意,因历史问题而致嫌隙。

想要理解李典的处境,需要先认识这1宗族的体量规模与独立地位。

李典出身兖州山阳(郡)钜野(县),属于地方豪强。这1宗族最初由李典从父李乾、从兄李整相继统率,李整死后,李典又代为领兵。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李)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太祖使乾子(李)整将乾兵……整卒,(李)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李)整军。--《魏书李典传》

这1记载充分反映出李氏家族在曹操集团中的独立地位。短短数年,竟先后出现“父死子继”(李乾、李整)与“

最新小说: 我哥是冠军侯,我说话大声点怎么了 皇兄何故造反啊 晋庭汉裔 我的岳父是崇祯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我在租界做巡捕 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 南半球都是我的,你让我坐皇位? 互换曝光后,双胞女帝非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