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不了解这个产量意味着什么,但他可是清楚的很。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农作物的产量高,就意味着农民能够填饱肚子,国家可以收取更多的税粮,可以养育更多的军队,国家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更何况,这次的产量竟然提高了五成之多,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过去,南方的稻谷产量相对较高,每年每亩大约产三石,即三百到四百斤左右。
这还是因为南方的水稻两年三熟,所以平均下来才有这么多。
然而,现在宋清宁庄子里的稻谷产量却比往年提高了五成,也就是说每亩产量超过了五百斤。
而且,这些土地还是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与肥沃的良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换成良田,产量还能再提高两成,那么每亩产量就差不多是六百斤。
这样的产量增长,将会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啊!宋长庚每次想到这里,都会激动得难以入眠。
第二天清晨,天色尚早,天空仍被夜色笼罩着,但宋长庚已经顶着两个青黑的黑眼圈,焦急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急切地等待着宋清宁起床。
他心中充满期待和紧张,仿佛有一股力量驱使着他,让他无法平静下来。
而此时,睡梦中的宋清宁敏锐地察觉到外面的气机变化,她感觉到一股异样的氛围弥漫在空中。
于是,她提前醒来,收拾妥当,走出房门,看到了正在院子里转悠的父亲。
宋长庚见到宋清宁出来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前往庄子查看情况,以确认昨晚所听到的消息是否属实。
这并不是因为他不信任自己的女儿,而是这件事情实在太过重要,他必须亲自去见证才能放心。
"清宁啊,我听说你母亲说,你那庄子上的稻子产量提高了五成,这是真的吗?" 宋长庚的双眼布满血丝,眼周一圈青黑,然而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亮晶晶的看着宋清宁。
感受到父亲的紧张情绪,宋清宁微微一笑,坦诚地回答道:"是的,父亲,确实是这样,您想亲自去看看吗?" 她知道宋长庚对这个消息非常在意,因此也不再卖关子,直接很肯定的告诉他。
宋长庚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激动地点头,完全没有了平日里作为父亲应有的威严形象。
事实上,宋清宁认为父亲表现得相当克制和尊重她,毕竟他没有直接冲去庄子,而是先来询问她的意见。
这在这个将子女当做私有财产的封建时代来说,真的很难得了。
不过再焦急,父女俩也在贾氏的注视下,细嚼慢咽的吃了早饭,这才得以出门。
宋清宁吩咐人当着宋长庚的面,又把收获重新过了秤。
等宋长庚亲眼看到了产量,激动的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好女儿,你这是立了大功了!好好好呀!清宁呀,你这个是怎么种出来的?这样的产量还能操持住吗?”
宋清宁很肯定的点点头,“放心吧父亲,我这里有整理好的种植记录,这个种子只要照顾得当,产量只会提升的更多。”
宋长庚满意极了,在原地来回踱步,思考着该怎么操作,嘴里念念咕咕的。
不打扰他的思考,宋清宁吩咐人把粮食重新入库。
然后就搬了张桌子,摆好水果茶点,等着宋长庚转悠完了,能及时坐下歇歇,喝口水。
宋长庚转悠了好一会才理清头绪,看到女儿的贴心之举,满意的点点头。
坐下喝了杯茶,才慢悠悠开口,“清宁,这个产量还有别人知道吗?”
一边说着话,还用眼睛扫视着远处的那些干活的人。
宋清宁摇摇头,“没有,父亲放心,这里的人都是有卖身契的,平时也没机会出去,这消息绝对没有传出去。”
宋长庚更满意了,“很好,这事你先别跟任何人说。那些种子我也会吩咐下去,不让你母亲用。等到下一批,能确定这个产量稳定了,为父会送去给六皇子。你放心,你的功劳为父不会贪了你的。不过咱们家确实是要沾了你的光了。”
宋清宁理解,这个时代,一家人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论是哪一个有出息了,家里的其他人多少都是能得些好处的,要不怎么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呢!
更何况,宋长庚已经承诺,不会贪了自己的功劳,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宋清宁一脸笑意,“谢谢父亲!”
这之后,宋长庚也不去关注自己的大船了,没事除了教导儿子们读书,就是到庄子里溜达。
跟农人问问庄稼的情况,看看种植记录,还跟其他地方的庄稼做比较,每次都是满意摸着胡须笑的开怀。
还不等宋清宁这一季水稻成熟,京城的圣旨就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宋大人接旨吧!”
面白无须的宫廷内监捧着圣旨,笑呵呵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宋长庚。
“谢主隆恩!”行过礼后,宋长庚接过圣旨,顺手给内监塞了个荷包,“辛苦吴公公了!吴公公进来喝杯茶歇歇脚吧,也尝尝这里的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