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跟着李诺一走出了帐篷,然后好奇地问道:
“你睡的好好的,怎么就能察觉到有情况?”
李诺一没好气地说:
“还不是瓜娃子,呃,就是那只猫,它拍醒了我,提醒我有情况的。”
“这么神奇啊!我还以为你又有什么了不得的装备,准备好好见识一下呢。”
被秀才这样一提醒,李诺一怔了下,想了想说:
“也不是没有装备可以代替岗哨,只不过有些麻烦,还要拉线,拉很长的线,算了,现在有援兵过来了,人手不缺,就用人吧。
不过从今天的表现来看,瓜娃子也是个预警装备。”
秀才没接话,对于动物他没感觉,或者说直接就不相信。
“不聊了,你将无人机放出去,最好找个队员协助你,别影响你与志司的联系,我去准备防空车。”
天亮了,李诺一突然想起自己还没准备好防空车,马上急匆匆地离开。
秀才自然知道用无人机侦察的重要性,他按照李诺一的意思,找了个稳重仔细的队员来一起操作无人机。
李诺一则到了江边,在江堤上布置了两辆防空车,这个位置既可保护浮桥,也能掩护营地。
车辆安置好后,他叫来六名队员,形成了两个防空阵地。
这一天的事情多而琐碎,中午的时候,那支增援部队都赶到了,江岸这边的人手充足了不少。
新来的营到了后立即投入了阵地的构建,他们在渡口外建立了三道防线,包括浮桥边,也建立了阵地。
除了增援部队的行迹,无人机一上午都没有发现有美军过来。
和地面部队一样,天空一上午都是安静的,美军没有飞机来空袭。
到了下午的时候,秀才收到了一封长长的电报,电报是志司专门发给李诺一的,上面的情报供李诺一参考。
李诺一看了电报后,对美军的动态有了大致的了解。
首先,美国国内的态度志司已经了解到了,这还是在苏联人的大力帮忙下取得的情报。
和谈已经是不二选择,但是在和谈前,一定要让志愿军意识到,不是美军打不过,而是不屑于再和志愿军打了。
为了能达成这个战略目标,美国会不惜代价,一定要在战场上取得不俗的战果,才会真正坐在谈判桌上。
这次美军发动的大包围战役,可以说是这个战略目的的一环,只不过他们的意图再一次被志愿军粉碎。
据最新的消息,美军已经在准备结束这次战役,各支深入穿插的部队,都在相互掩护之下缓缓地后撤。
电报中告诉李诺一,特战队可以再等待一天,一天后局势会更加明朗,一旦美军全面收缩,特战队即可结束此次任务。
另外,老张还特意告诉李诺一一个其它的消息,那就是美国国内这段时间紧急集结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武器专家,似乎是有什么大动作。
至于是什么动作,情报还未能完全透析,但志司估计,可能和这场战争有关。
看完电报,李诺一思考了下,美军的态度和行动没出乎他的预料,只不过老张在最后说的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内心隐隐涌出些不安,美国佬要干什么?
美国的科研和人才此时可以说是在巅峰状态,真要弄些什么事的话,那是万万不可以小瞧的。
他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美国人因为特战队的一件武器,对整个局面都开始了重新的评估。
这件武器就是从直升机上掉下去的火箭筒残骸,美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获得了它,指挥官刚开始没太在意,直到残骸被他拿到手上后,他才大吃一惊。
太轻了!
他仔细研究了半天,也搞不清楚火箭筒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于是他再次组织人员搜索,结果在找到残骸的区域,又找到了火箭筒的瞄准镜。
指挥官可以向上帝发誓,他以前从没见过这种武器,也没有听到有谁讲过。
还算敏感的他,立即命令将搜集到的残骸和碎片,用飞机空运到了司令部。
司令部是有些武器专家的,他们看了后,马上给出了不一般的评价,于是,这些东西又第一时间被运回了本土。
顶级材料学专家被请了出来,经过一番研究后,专家们给出了结论,火箭筒所使用的材料,是一种环氧树脂玻璃钢材料。
这种东西美国才刚刚研发出来,只能应用在民用领域,要制造成坚固的发射筒,环顾全世界,恐怕还没人可以做到。
再看瞄准镜的制造工艺和效果,也让前来的工程专家们目瞪口呆。
他们完全想象不到,凭借是苏联的工业能力,是如何将眼前的东西制造出来的。
专家们很快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在一众大人物观看后,他们自然想起了布莱德雷亲自起草的报告。
从档案柜里,大家再次将布莱德雷的报告拿出来,起初还有些不相信的人,看到实物和新的报告后,全都开始对布莱德雷深信不疑。
仔细再次阅读后,不少人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军在军事方面的技术,居然落后了。
这太令人沮丧了,要知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