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齐舅舅见姜三夫人这个妹子,不过三两面,兄妹见面,情绪都有些激动。 姜三夫人看着须发皆白的大哥,眼泪吧嗒吧嗒的掉:“怎么看上去比爹都操劳。” 齐舅舅:“我都这把年纪的人了,当爷爷了。能怎么年轻,你倒是保养的不错,看来妹夫不错。” 作为都有了外孙子的女郎,还能如此娇俏,生活肯定美满,所以人家齐舅舅看着姜三老爷的眼神都和善许多。 对妹子的状态比较满意。 姜三夫人擦擦眼泪:“大哥若是肯听嫂嫂的劝导,注意保养一些,也不会这般头发都白了。” 齐舅舅:“好了,不说这个,这边风沙大,不习惯了吧。” 姜三夫人母亲早逝,父亲在关口当差的时候,比在家里还多,同几个兄长嫂嫂相处的时间,比同齐老将军相处还要长,长兄如父,在姜三夫人这里,那是不掺假的。 姜三夫人:“我自小同兄长们在这边长大,怎么会不习惯呢。不过变化有点大。” 齐舅舅听到这個话题,立刻看向周澜,眼里都是满意:“那得感谢你姑爷,是个有脑子的,看到没有,一路上这些店铺,小一半都是新开张的,不然就边郡这个地方,生意人都不愿意呆。” 姜三夫人:“姑爷肯定是好的,不过到底年轻,横冲直撞没个深浅,也就是放在大哥身边,我们才能放心。” 周澜那边羞涩的:“小婿给舅舅填了不少麻烦,让娘担心了。” 你看人家娘俩配合的,齐舅舅心说,我这妹子疏远了。同姑爷比同我这个大哥亲。 笑都没有刚才那么真挚了。姜三夫人听到大哥夸姑爷,那是真高兴,嘴巴都合不上了。 姜三老爷这才开口:“若不是大哥在这里,无论如何我们是不放心孩子们跟着姑爷一起过来的,两个小的是不是给大哥填了不少麻烦。” 这个问题齐舅舅回答的比较客观:“外甥女,外甥女姑爷都是好的,长脸的,至于说最小的吗,倒也不用我带着人去给人赔礼。”后面这话那真是一言难尽颇多。 姜三夫人黑脸:“大哥你在边郡这么久,这点脸面都没有,还让人找上门了。” 这若是个不懂事的闺阁倒也罢了,这都当人丈母娘了,能这么蛮横无理吗? 齐舅舅目瞪口呆的看着妹妹,这话还能这么说,倒是老怀宽慰不少,至少没同他见外。可还不如见外呢。 齐舅舅不好对着妹妹发脾气,人家对着姜三老爷:“别看我妹妹是在边郡长大的,可闺阁之中,我们还是个讲理的。” 周澜心说,舅舅再说,岳母大人出嫁以后变成这样的,这叫甩锅。 姜三夫人当真不知道大哥为何这般说:“什么意思。” 姜三老爷还是听的明白的,笑呵呵的:“夫人温柔大方,和善可亲,自从成亲之后,向来如此。” 齐舅舅瞪眼看着妹夫,就这样和善讲理的,孩子犯错了,出去赔礼不是应该的吗,竟然嫌弃我牌面不够,让人找家里来了?不然呢,我还能带着人过去封口吗? 齐舅舅不吭声,人家在考虑,妹子是不是变了。 姜三老爷:“夫人大半年没见到两个小的了,一时激动,难免言语失当。” 人家都帮着夫人兜着了,齐舅舅能说什么,妹夫这样挺好的,没错。只要别找到他的头上就成。 挥挥手就把姜三夫人打发到内院了,兄妹情深什么的,齐舅舅先不考虑,他要想的是长兄如父,要不要给出嫁二十多年的妹妹,再上上课。 姜三夫人在齐家舅母面前,明明是姑嫂,可就同母女是的。她自小就同这位长嫂相处的多。 姜三夫人拉着齐家大舅母:“大嫂,这些年,你辛苦了。我当了娘,才知道大嫂的不容易。” 齐大夫人欣慰,小姑子到底是当了娘的人:“自家儿孙,辛苦什么,这些年我们不在身边,你在外可还好。” 姜三夫人:“大嫂知道的,我从小就不受委屈,没人能委屈的了我。就是这些年,惦记嫂子,惦记大哥。” 齐家大舅母:“那就好,那就好,至少妹夫还不错。公爹在京城,虽然距离伱远了些,好歹能照看到,你大哥才放心你。” 不然就这样横冲直撞的小姑子撒出去,他们真的不放心,尤其是嫁给了书香门第的人家。 姑嫂二人叙话,大多数都是齐大夫人询问姜三夫人在姜府的日子。从小见大,能听出来,姜家虽然规矩大,可妹夫没有委屈了妹妹。 叙旧告一段落,姜三夫人才开口说起闺女姑爷,外孙们的事情。 姜三夫人那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