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宣旨的阜宁,就认出阜宁郡主就是小时候给他吃食陪他玩耍给他读书的小女孩。阜宁郡主请鬼王带兵回京勤王。鬼王当即表示,阜宁郡主所求,鬼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鬼王领十万兵马悄悄返京,阜宁郡主则留在边城,等平乱后再返回。安州辅王符,辅王收到老侯爷去世的消息,就知道自己起兵的时机到了,辅王,老侯爷是皇帝的定海神针,只要老侯爷在朝中文武大臣及宗室都不会反皇帝。老侯爷的两个儿子一文一武,真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小儿子在文人墨客中声望极高,不少大儒都以他交好,而朝中文臣又多以他为首。大儿子尽得老侯爷真传用兵如神,又擅长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破阵布阵是一把好手。如今文的、老的已死,武的也走了。皇帝成了没牙的老虎,一无是处,十多年毫无建树,本王是皇室血脉又有父皇圣旨站出来反他,朝中的大臣和宗室就未必会支持他。辅王手中有份先帝盖了玉玺的圣旨,辅王觉得皇帝那份禅位圣旨有问题,先帝前一天还答应封他为太子,怎么转头就禅位贤王,先帝肯封他为太子,那是因为他年纪最小才九岁,先帝能安稳的坐在皇位上十年,再担心他会不会篡位。他的父皇只要活着都不会禅位的,所以贤王的禅位圣旨肯定有问题。辅王想着到时他只要亮出他中的圣旨,大臣和宗室肯定会偏向他多些。鬼王在安州去往京都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一万精兵,手下将领不解其意,斥候来报辅王率领十万精兵攻打京都,鬼王只留一万精兵。如何打,虽说他们的兵勇猛,但要以一敌百还是做不到。鬼王,没打算要拦住辅王的兵马,要的只是拖住他们让他们慢点,让鬼王先赶回京城,收拾禁军与武卫军。如果拦下辅王,他那个好父皇肯定不回让他回京更不会让他有命返回边城,他是大皇子,圣旨上却说他是七皇子,也就是说那两个出生就夭折的皇子都要排他鬼王前面,别的皇子是安王、献王、宁王、衡王,而他却是鬼王,就知道他的父皇有多不待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