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中。
一批一批的文官聚集,三三两两的说着话。
实际上,人还没有到齐,目前只有两千余人来了。
人群中三四十岁的人占多数,还有极少数年近五十的人。
许多人议论着,说着对未来的规划,说着在燕云十六州大展拳脚的期望。
在许多人议论时,也还有人陆续来。
人群中,有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
此人名叫陆宰,官宦世家出身。父亲名叫陆佃,是王安石的弟子,曾担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丞,又担任尚书左丞。
因为党争派系的争斗,被弹劾后外放为官,郁郁而终。
陆宰早年担任淮西提举常平,后转任淮南东路转运判官、京西路转运副使、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
赵桓刚登基时,因为触怒上官被免职。
这一次抽调官员,因为陆宰擅长转运被调来了。
陆宰没什么名声,膝下有一个儿子却非常的出名,是大名鼎鼎的陆游。
陆宰不清楚北面的情况,北上没有拖家带口。
陆宰站在人群中,听着许多人的议论,尤其听到许多人说在燕云十六州做官,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心中却冷笑。
当官要求升官发财?
算什么官。
陆宰在人群中等待,忽然听到议论声。
“来了,官家来了。”
“官家击败金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如此圣天子,我终于一睹龙颜了。”
“官家万岁!”
人群中响起杂七杂八的声音。
无数人呐喊起来。
喊声回荡,陆宰的目光也落在赵桓的身上,看到赵桓龙行虎步走来,只觉得皇帝前所未有的威武昂扬。
冬日的阳光洒落,照耀在赵桓的身上,更仿佛在赵桓的身上撒上一层金光似的。
陆宰一时间心神激动。
这就是重整山河的圣天子。
原以为大宋到了崩坏之际,陆宰都有了南迁的想法,却因为赵桓力挽狂澜,才有了现如今的局面。
能在圣天子的麾下做事,这是他的福气。
不多时,赵桓来到了人群前方,站在早就搭建好的台上。
赵桓环顾聚集的人。
目前,人还没有到齐。
赵桓没有继续拖延,有两千多人也足够了。他看着聚集的人,抬手下压,说了声肃静。
一时间,周遭安静。
赵桓开口道:“朕召你们北上的目的,想必你们都知道了。”
“朕要你们,治理好燕云十六州,让燕云十六州不仅在疆域上属于大宋,更要让百姓的心归属于大宋。”
“要做到这些,不仅要是靠你们的能力,在朕看来,你们还要有足够的志气和勇气。”
“勇气是什么?”
“是面对艰难险阻,面对复杂局面,勇于担当,敢于做事。”
“志气是什么?”
“是你们在燕云十六州这一片土地,有志于建设地方,有志于让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尽皆归心大宋。”
洋洋洒洒一番话后,赵桓说道:“朕在东京,也会时常关注着你们的情况,希望你们能勇于作为,以大宋的崛起辉煌为己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宰听得热血沸腾。
官家圣明!
换做太上皇赵佶,哪里会谈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哪里会谈什么勇气和志气。
恐怕是让他们在地方上多收税,为国库筹措更多的钱,从各方面盘剥百姓,从而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
陆宰情绪激荡下,高声道:“忠于官家,光耀大宋。”
周围的人也一瞬间响应,喊着‘忠于官家,光耀大宋’。
喊声从嘈杂变成了统一,人心沸腾,斗志涌动。
一个个宋朝的官员心气儿十足。
这是国家强盛的好处。
大宋强,人心足,就不会觉得金人不可抵挡,不会觉得金人无敌,更不会有慕强的心态。
赵桓任由将士呼喊,好半晌后,周遭一切喊声停止。
赵桓稍微侧身,摆手指着一旁的张叔夜,说道:“此人名叫张叔夜,是总揽燕云十六州军政的人。”
“张叔夜担任观文殿大学生、北方招讨使,全权负责一切事务,可以先斩后奏。”
“尔等在张叔夜的率领下做事,必须务实勤奋。”
“张叔夜做事情,会秉公执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希望你们能和张叔夜一道,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燕云十六州,完成周边地区的整编。”
一番话说完,赵桓看向张叔夜,吩咐道:“你来说两句。”
张叔夜对赵桓也感恩戴德。
他这辈子都在蹉跎。
在各地任职,调来调去的折腾,即便如此,他每到一地也是兢兢业业,从没有任何的懈怠。
如今,直接被皇帝任命为观文殿大学士。
这是从二品的官职,和各部尚书平级,如果再往上提拔,就是中书侍郎、门下侍郎这样的副相身份。
更进一步就能进入政事堂,担任真正的宰相。
至于北方招讨使,是临时官职,专门让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