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光宗耀明 > 第148章、把脉漕河,治病救国

第148章、把脉漕河,治病救国(1 / 2)

紫禁城内,皇帝赐宴即将奔赴江南的新科进士们。

规格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也更显得皇帝对江南所闹出的这场风波的重视。

程启南和孟希孔听得心情凝重。

谁为稗草?谁是该剪掉的枝条?

谁又是那些私藏好粮好果的“老爷”?

用比喻的办法,就显得问题还不算那么尖锐,但问题实际已经很尖锐了。

紫禁城内,另有一处也在赐宴。

李三才和王承勋也是今天午后才刚刚抵达,但宫中旨意,入夜后就赴御前奏对。

与会者:三位阁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漕运总兵官。

他们在养心殿。

“……陛下勤勉至此,真令臣感佩。”

他们只是略略吃了一些,李三才则向三个阁臣作揖:“夜以继日,阁老们居朝,还要劝谏陛下保重龙体啊。”

“圣躬安康。”沈一贯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自然也不是常常如此。如今漕台既至,漕运事却拖不得了。道甫,漕运事你胸中自有纲目,无需多做准备吧?”

“……自然。我虽赴职只两年,却也不敢怠慢。”

“那就好。”沈一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就缓缓闭上了眼睛,像是要闭目养神。

一德轩之中沉默了下来,大多数人都这样。

其中唯一的勋臣新建伯王承勋不言不语,此刻却不比去年来时心中难安了。

如今盛夏时,天黑得晚。

宫中节缩开支,没到天真的黑了,也不会提前点起灯来。

过了许久,听到隔壁的乾清宫内响起了山呼万岁,众人知道那边结束了。

再过了一会,院门那边通传,已经集中注意力的众人一起到了院中相迎。

“免礼!掌灯!天色也不早了,速速议完,早些回府安歇。”

第一次见皇帝的李三才弯着腰,只听到这中气很足的声音,听衣袂如风,观龙行阔步直趋养心殿正殿。

宫灯被点了起来,养心殿内明亮如昼。

李三才随后才率先单独向皇帝行大礼。

“臣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李三才叩问陛下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躬安,平身吧。”

李三才却依旧跪着:“登基大典,臣衙务繁重未能亲贺,陛下恕罪。今睹天颜,得见陛下神武锐意之姿、勤勉英断之贤。臣欢欣鼓舞之余,还有一事要请罪。先有漕粮代运,臣不得不暂代新建伯佥派运军;后有漕河多事,今岁漕粮漂没耗损较去岁见涨,罪在臣巡漕不力。还请陛下治罪!”

“你本就提督军务,新建伯那时在京仍有公干,你这是敢于任事。漕河多事,也不能尽数归咎于总督漕运部院。”

朱常洛也在观察他。

说了这些早就准备好给他的意见之后,朱常洛又叫他平身。

这次李三才谢了恩,然后站了起来。

“照例赐座。”朱常洛招了招手,“漕河堪称国之命脉,如今弊病丛生不必讳言。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万不必讳疾忌医。卿等都是国之干臣,谈到治病医国,那都是圣手了。一道为漕河把把脉,这漕河之病若能治好,朕至少可以多活十年。”

李三才感受着皇帝说话做事的风格。

这……和他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样。

从去年登基到现在,朱常洛也算调教这些重臣大半年了。

如今沈一贯他们很习惯,只有李三才一个人节奏乱了。

开口就是漕河弊病丛生吗?那他总督漕运快两年,今年比去年还差一些,也没有什么大方向上的“治病”措施,岂非庸医?

现在成了让皇帝多活十年的事。

心事重重地刚坐到软凳上,李三才又听到皇帝问他:“朕御极后,朝野多有称颂漕台贤能。李三才,你熟悉漕河,你先说说,漕河症结在哪里?”

于是他又站了起来。

“坐着说,慢慢说。”皇帝期待,并且鼓励。

李三才正好再谢个恩,拖延一下时间。

又是上来就问症结,相当于要先承认漕河就是有病。

总督漕运的人如果说不出个一二三四,那还“贤能”吗?

可那些症结说了又有何用?说得多深?

“臣窃以为,漕河症结有五。”

御前奏对就是这样,一问一答之间,节奏快,支支吾吾就是大问题。

李三才的大脑飞速运转,语气显得凝重,这样语速能够慢一点,给自己争取时间。

“其一,河工之难。”他决定首先把问题推一个到总理河道衙门,“水无常形,旱涝不一。漕河贯穿南北,地势高低不平。此处淤积,彼处溃堤。河道衙门每年虽用了许多财力物力人力,漕河还是免不了要限于水情、天时,不能往来无阻。”

说着这些时,他或者看看皇帝,或者看看其他人,是一副正在剖析情况、交流想法的架势。

实则是看大家的反应。

但大家都是合格的老演员了,并没有明显的反应让他捕获到什么有用信息。

神情体态写满四个字:不置可否。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被吕布拜为义父 开局替马皇后治病,我被老朱偷听了心声 年轻气盛八皇子 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 兵荒马乱,我养肥了绝世女帝 重生七零,首富娇妻宠糙汉 封狼居胥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