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分地(1 / 2)

张玉斧的房子马上该上梁了,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张母到村东头看张玉斧正在帮着往上扔砖头呢,就站到路上喊儿子:“斧头儿,眼看着麦子该抽穗了,你去,和你爹一起把农药打一遍,再晚就不赶趟了。”

见老娘喊自己干活,本来分家了就不该自己干了,不过现在还在老宅吃着住着,也不好和老娘吵起来,只好答应道:“好的,等我回去换身长袖,拿上打药桶。”

他转身往家走,到家之后进屋换上长袖戴上口罩,拿起打药桶,叫上父亲一起出发。

见父亲没戴口罩,他又回屋拿了一个,这都是从桂兰的三哥家里拿的,嫂子在医院上班,定期会发。

“爹,给,把这个带上,省的农药中毒了。”

“我不带,带这个喘不过气,还一股味。”

“不带不带吧!随你,反正要是真中毒了又是洗胃,又是催吐啥的不是我难受。”

张父见这小子说的有些道理,且每年都有几个打药中毒的没救过来的,连忙也把口罩带了起来。

父子俩连续三天在田间劳作,20多亩地的农药终于打完了。

打农药是个重体力活,农药桶装满水有二三十斤,一整天背着几十斤的水来来回回的走,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张玉斧浑身酸疼,晚上刚躺下休息,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拍门声。

“玉斧,快开门!出事了!”

门外传来张玉奎老婆焦急的声音。

张桂兰一听,赶紧推醒边上睡的跟死猪一样的丈夫,张玉斧听到屋外有人大喊,连忙披上衣服跑去开门。

门一开,张玉奎的老婆满脸焦虑地站在门口。

“玉斧,玉奎他中毒了!白天打农药回来他说可能中暑了,喝了几碗绿豆汤就睡了,这会儿开始吐白沫了,现在情况越来越严重,快用你的手扶车把他送到医院!”

张玉斧一听,心里一紧,连忙答应,去主屋喊了已经起床的父亲,准备手扶车。

把车停在张玉奎家门口,张父和邻居一起把张玉奎抬到架子车上,张玉斧发动手扶车,载着张玉奎和他的老婆,连夜赶往镇上的医院。

一路上,张玉奎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张玉斧一边开车,一边安慰张玉奎的老婆:“别急,快到医院了,医生会有办法的。”

他心里也七上八下,祈祷着张玉奎能平安无事。

到了镇上的医院,值班的医生迅速把张玉奎抬进急诊室,开始对他进行抢救。

张玉斧和张玉奎的老婆在急诊室外焦急地等待,时间仿佛变得异常漫长。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医生终于走出来,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欣慰的笑容:“幸好送来得及时,病人暂时脱离了危险,但还需要住院观察,这几天打农药中毒的已经好几个了,平时要多注意啊。”

张玉奎的老婆听到这话,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感谢医生和张玉斧。

张玉斧也松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

张玉斧独自一个人开着手扶车回了家,一到村口就被村民拦住了,问他张玉奎的情况。

“玉斧,玉奎怎么样了?”村头情报站的老头老太太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张玉斧疲惫地挤出一个微笑,回答道:“医生说幸好送得及时,暂时脱离了危险,不过还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村民们听了,纷纷松了一口气,“你也辛苦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张玉斧到家把手扶车停好,就听外面传来吆喝声。

“弹棉花喽,弹棉花,半斤棉弹成了那八两八.....”

这时张桂兰走出了屋,对张玉斧说:“房子马上就盖好了,咱家现在盖的被子还是咱结婚时我的陪嫁,都压实了,不保暖了,你喊住弹棉花的问问价格,不行咱弄几床新被子。”

张玉斧听了张桂兰的话,立即走到门口,冲着街上叫卖的弹棉花师傅喊道:“师傅,过来一下!”

弹棉花的师傅停下脚步,推着装满棉花的人力三轮车走了过来,笑眯眯地问:“大哥,您要弹多少棉花?”

张玉斧想了想,说:“师傅怎么称呼?你这价格怎么算?”

师傅摸了摸下巴,回答道:“我姓刘,你要是自己提供棉花,现在的行情是八块钱十五斤的冬被,8斤的夏被是六块钱。”

张玉斧点点头,套近乎道:“刘师傅山东哪里人?我听你这口音不像本地的,倒像是滨州的啊,那地方我之前常去,也算半个老乡,便宜点呗!夏天快到了,我打算弄两床八斤的和两床十五斤的,一共二十块钱你看成不?。”

师傅听了,笑着说:“大哥,小本生意,挣个辛苦钱,这样,我给您算个优惠价,二十五块钱。咱都是半个老乡了,你不能让老弟白干活吧,你看咋样。”

张玉斧听了师傅的话,点点头,笑道:“好,行,二十五就二十五,刘师傅,你跟我进院里吧。”

刘师傅推着三轮车跟着张玉斧进了院子,张玉斧抬头喊道:“桂兰,把那些旧被子拿出来,咱们拆了重新弹。”

张桂兰

最新小说: 这个明星只想赚钱 过度反应 藏孕肚随军,凝脂美人风靡家属院 重生1980:假少爷带全家种田当首富 表象背后 1979我的年代生活 人在高武,系统却活在玄幻世界 有金手指我杀疯了[快穿] 原配冰肌玉骨,随军后被宠上天 我不当舔狗后,镇压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