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俗里写!
这……
宋止低目,实话说:“那些东西我写不出来。”
陶班主说:“东西本来就是人写出来的,说到底,你是倔。”
“我……”
“但也不怪你,毕竟你是个写诗的,是个有台面的大文人!既然如此,又何必跑来写这些戏本?这不是苦了你自己吗?”老陶叹息。
“我……”
“你脑子好使,又有才华,还是重新去写诗,肯定比现在好。”
“我……”
老陶继续说:“如今写戏本的都是些文痞,你是个正经文人,还是别沾了。”
宋止的话连连被他打断,索性等他说完,这才微微伏了下身子,说:“要不你先看看?”
“小宋啊!你……”
“若这次再不成,我就封笔不写了,只此一次。”宋止下定了决心。
老陶松开了他的手,一脸纠结。
这要是看了后不买,人情上过不去啊,要是不看,可人家宋止又如此坚持。
宋止看出了d他的顾虑,便说:“我不为难你,看一看,花不了多少时间的,成就成,不成我就走了。”
既然都这样说了。
陶班主只好点头:“那好吧。”
于是,宋止将自己写好的本子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递给他。
陶班主认认真真的捧着看。
宋止便在旁边静静的等着!
老陶本就不抱任何希望,觉得就是走个过场随便看看,等会找个点推了就行。
可是——
越是往下看,他的脸色就越是凝重。
眉头都皱到了一块。
这戏本很短,可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凝重的神色渐渐散去。
他最后合上,整个人就静静的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
宋止心想,自己的本子大概是又不被看上,便默默起身朝他拱了拱,说:“那宋某就不作打扰了。”
他刚要走——
“等等!”
陶班主立刻叫住了他。
“陶班主不必为难,我刚才已经说了,若是不成,我也不会为难班主的。”
“不不不!你误会了。”陶班主赶忙上前拉住他的手,激动的说,“小宋啊!不,应该叫宋先生才对,你这戏本写的实在是太好,这是这些年来你写的最好的,我很喜欢。”
宋止听他这么说,神色上却很淡定,说:“班主喜欢就好。”
“岂止是喜欢?我敢打包票,这戏必火!”
“那我也就放心了。”
“你简直神了,这故事写得太好太好。”
宋止:“……”
“只是……这戏本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老陶心里有个疑问。
宋止将手从他手里抽了出来,说:“这故事是我闭门想出来的,莫名其妙就长在脑子里了。”
“文人就是文人,脑子好使。”老陶十分欣赏的看着他,仿佛自己挖到了宝,他说,“宋先生,往后你就安安心心的为我赵家班写戏本,你只要写,我老陶就一定买,写多少我就买多少。”
“那这戏?”
“这戏我自然是要了,也保证会火。”
陶班主误会了他的意思。
他现在可不在乎这些。
在乎的是:“那这戏的稿酬?”
老陶两腮一抽搐,谈到了这个敏感话题,他显得有些躲躲闪闪,只说:“咱们暂时别谈稿酬,这戏本得先有了收益,我才能给你钱,总之,到时候若是赚得多,给你的自然也就多了,这比一次性给你一笔银子要划算的多吧?再说了,我对这戏本十分有信心,肯定火,肯定赚,到时候。”
拍着胸脯保证!
虽说宋止不是贪财之人,可写这本子不就是为了置办几身衣服和修葺屋顶吗?
他说:“陶班主,这都快入冬了,我的情况你是知道的。”
“知道知道,待会我就让人给你一袋米先拿回去,等这戏本我再让人调整调整,上了台赚了钱,大把的银子给你。”
“这……”
“时间紧迫,先这么定了!”
宋止是个书呆子,但不是傻子。
他知道陶班主在计算着什么,说白了就是到时候如果戏本进了钱,是多是少还不是陶班主说了算,分到他手里的,恐怕少之又少。
但现在的燃眉之急,是解决温饱!
毕竟已经没米下锅了。
“那好吧,一切就按照陶班主的意思。”
于是,宋止把戏本留下,杠了一袋沉甸甸的米回家了。
陶班主便乐呵呵的捧着本子和戏班里的人开始紧锣密鼓的探讨起来。
希望尽快将戏呈现出来!
……
另一边。
景容等人大概走了快一个月才过了宜城到了胡邑。
十二月份的天,寒冷至极。
路上也好,林子里也好,几乎处处都起了冻霜,树枝上挂满了冰条,晶莹剔透,闪烁着寒光。
寒风瑟瑟,刮在脸上像刀子刮过一样。
到了晚上,众人在一家林子里的客栈入住下来。
客栈里形形色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