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其他类型 >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 166.术后余震(2)

166.术后余震(2)(2 / 3)

气和称谓都变得庄重许多,可瓦特曼并不吃他这一套:“不好意思,对于这方面我了解的也不多。这是卡维医生研究后想出的办法,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去找他。”

“可您就在现场啊。”

“我只管手术,那么短的时间去学这种新技术。”

尹格纳茨之所以能站上奥地利的外科顶点,无非靠的是纯熟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瓦特曼就落了下风,在真正关心外科手术的人眼中,外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可要比尹格纳茨的副院长重得多。

嘲讽瓦特曼对新技术没兴趣?

可他在做的就是全新的手术术式,况且对方已经是年入六旬的老头了,太过苛刻实在不妥。

难道去嘲讽奥地利外科只有瓦特曼一人?

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最年轻的外科医生卡维就在手术台上。前有剖宫产,后有乳腺癌根治,中间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腹腔手术。加这个不知什么用处的染色示踪,说外科无人简直就是笑话。

现在的外科手术逐渐抛弃了计时,也失去了病人的惨叫和观众席上的热烈讨论。如果是卡维的主刀手术,观众甚至还得戴上那些可笑的口罩,手术时间越来越长,过程却越来越无聊,报道失去了原来的销量。

事实上,自从剖宫产之后,所报道的手术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脱离民众追求刺激的口味。

作为资深外科记者,瓦雷拉只能像自己的编辑那样靠一些吐槽点抓人眼球,以维持销量。可现在快速扫过两个方案,似乎都行不通,这台手术也许是做得太完美,他竟然找不到值得吐槽的角度。

“那我能看看手术切口么?”

瓦特曼在胸前划了个大致的区域:“从腋窝前方到肋弓内侧,大概这样。”

“那么大的缺口?”瓦雷拉缺乏肩胸处的局部解剖知识,马上问道,“手术创伤那么大,术中出血一定很多吧。”

“没有损伤大血管,出血不超过100ml。”

“别开玩笑了,院长,手术既然成功了,这种小事还有什么可隐瞒的......”

“你不可能不知道卡维和达米尔冈两位年轻医生的缝合技术,就算没有到完美的程度,但也至少能排在奥地利前五的位置。”瓦特曼冷下了老脸:“攸关法国伯爵夫人的安危,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么?”

瓦雷拉没了声音,只能转移矛盾:“这次没有被允许进入手术剧场,我缺乏报道的素材。”

“我之前就已经说了。”

“那些可不够,我可是预支了日报的头版头条......”

“得了吧,瓦雷拉。”瓦特曼没心情再和他聊下去了,“看在你多年报道外科手术的份上,一直以为外科学院都对你开放。这么做是出于外科发展考量,我们不是报社赚钱的工具。”

作为专职报道外科手术的记者,瓦雷拉确实能感受到外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似乎并不像多年前乙醚进入手术流程那样轰动,术前消毒、术中对出血的控制、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手术的过程越来越复杂、各种手术新术式的出现......

每一步都迈得不大,但每一步都在蚕食瓦雷拉的工作空间。

原本看着解剖书就能弄清手术过程,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可渐渐的手术越来越难,他只能勉强听懂主刀的讲解内容。

可自从卡维做成了剖宫产,瓦雷拉发现手术彻底上了一个台阶,它变了。更可怕的是,这种变化开始慢慢带动起了其他外科医生。

手术步骤开始大幅度增加,从外行眼中的激情变成了痛苦的等待,就算坐在观众席第一排也无法消除这种感觉,取而代之的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看不清手术操作,也无法记住手术的全过程。

现在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从单纯切除变成了根治切除,虽然只是简单的措辞更迭,但他甚至都没办法想象缝合后的切口走行。

“我好歹是外科手术评论员,怎么也得给我一些最起码的尊重吧。”

这半句话也许就是瓦雷拉最后的倔强,可惜一辈子在和手术打交道的瓦特曼比他看得更远。在他的视线尽头,变革后的外科手术中再没有外行人的位置,而卡维这台乳腺癌根治术说不定就是这场变革的起点。

“什么评论员?你只是一个记者而已。”

简单的一句话戳破了最后的泡影:“记者只需要把回答公之于众即可,如果说是已经成熟的手术术式,以你的经验确实可以评论两句。可现在是医患之间达成共识的创新手术,你作为毫无医疗学习经验的外人没资格评头论足。”

“我没资格?”瓦雷拉的声音有些颤抖。

这时在旁安心检查切片标本的尹格纳茨忽然插了一句:“别说你没资格,就连我也没资格。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会。”

“不会就没资格......外科手术竟然已经发展到脱离民众的地步了么?”

“至少它的上限已经脱离一般民众了。”

瓦特曼上前拍了拍老朋友的肩膀,从他手里拿过了半截烟抽了两口:“作为帝国销量最大报刊媒体的专栏记者,报道手术无可厚非,平时有许多

最新小说: 特种高手在都市 独宠小萌妻 五宝天降:团宠妈咪不好惹 玉楼金阙慵归去 疯批宿主,目标:拆了快穿系统! 二次元马甲在古代 九天破圣 报告总裁:孕吐后夫人又双叒带球跑了 八零:真千金黑化,撕绿茶踹渣夫 HP:开局我的教父是斯内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