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高粱饴(1 / 3)

第3章

“做糖?用高粱?”胡秋燕按捺不住好奇心。

杜家村的人们日常能接触到的糖分为三类,一种是打南边运来的蔗糖,一斤就值一百二十文,村里人只有过年的时候买一二两尝尝鲜。

一种是小孩们喜欢的麦芽糖,镇上就有卖的,做麦芽糖费粮食,三文钱才能买小小一棍,都够买一颗鸡蛋了。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是在田间地头顺手种的红甜菜根,虽然甜度不如前两种糖,吃起来还费劲,但胜在便宜量大,种上四五垄收到阴凉处存着就够吃一年的。

用高粱做糖,胡秋燕闻所未闻——东北农村最不缺的就是高粱,如果真的能做,会做的人早就发大财了。

“除了高粱,还得用玉米和甜菜根,等我做好请秋燕婶子尝。”

“那我可就等着了。”胡秋燕不怎么信,也不打击秋华年。

她觉得秋华年是被赵氏和福宝气到了,才非要在糖上较劲,折腾几天做不出来就放弃了,反正高粱不值钱,做坏了也能当粮食吃,不会浪费。

秋华年拿起两个鸡蛋塞给胡秋燕,“婶子费心了,这两个鸡蛋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秋华年当时怕宝泉家的口头答应后不给东西,所以当面请族长派人跟着去取,让人帮忙跑一趟,总得给些好处。

胡秋燕推辞了几下后把鸡蛋装进篮子里,脸上笑容更盛,华哥儿长得好看,事儿也办得漂亮,难怪李嫂子在世时那么疼他。

“华哥儿,婶子和你打听个事,你男人什么时候回来啊?”

“……”

秋华年当面听见“你男人”三个字,差点被呛到,缓了好一会儿。

虽然他确实喜欢男人,但也不是什么男人都行。

上辈子他年轻有为还长得帅性格好,追他的男人能围一个圈,其中不乏条件不错的,他却一个也没看上,一门心思全放在工作和拍视频上。

这辈子开局就被发了一个“丈夫”,秋华年不反感这件事本身,但也不会随便接受。

他将对方看做和九九、春生一样的从原主那里接过的责任,打算以后想办法“赔”对方一个合适的老婆,至于他,当成兄弟相处就行。

如果杜家大郎无法沟通、非要强求,他也有办法脱身。

“据说从京城到这边的官道有一段坏了,耽搁了一阵子,大概还有半个月吧。”秋华年回忆着。

两个多月前,李寡妇病重,终于不再强撑着,托人给在京中的大儿子送信让他回来,然而急病不等人,信送出去不到十天,李寡妇就离世了。

这个为家庭和儿女操劳了半辈子的女人临终前把所有事情交代清楚,疲惫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原主悲痛不已,只能一边再托人给京中的杜家长子传口信,一边操持李寡妇的丧礼。

前几天,杜家长子的回信终于来了,带来的却是他的老师被下了大狱,他被困几个月,最近才以回乡祭母为由脱身出京的噩耗。

“快回来了就好,你们家全是年岁不大的人,有个成年男人方便的多,半个月正赶得上今年的春耕。”

考不了科举,种地总有用吧。

秋华年见胡秋燕面带犹豫,像是还有话想说,猜测道,“婶子找我家大郎有事?”

“我男人”什么的,打死他也叫不出口!

“那个,你家大郎回来后,总得找个营生做,他打算在村里开私塾的话,我想请他给我家云康开蒙。”

秋华年心下了然,时下读书是相当费钱的事,杜家村的条件算十里八乡中不错的,村里也没有私塾,孩童想要开蒙,最近的是镇上一家老秀才开的私塾。

从杜家村到镇上坐牛车需要半个时辰,步行一个时辰,不算很远,但开蒙年龄的孩子还不能一个人去上学,必须得大人接送,农忙时候,哪来这么多时间。

胡秋燕觉得杜家大郎好歹是当初被大儒看中的神童,在京中游学多年,就算前程断了,学识还是摆在那里的。

如果他以后在村里开私塾,自家云康开蒙岂不是又方便又省钱。

杜家大郎要回村之事在村里传开后,胡秋燕就有此打算,只是当时李寡妇的丧事刚办完,她不好上门打听,今天终于找到了机会。

如果不是有求于人,她也不会这么殷勤,连鸡都帮忙宰好拔了毛才送过来。

秋华年听明白了,没有一口答应,“这事还得等大郎回来后看他的意思,他信里没提过开私塾的事,我不敢乱说。”

胡秋燕不解,那些考不上更高功名的秀才们最后不都是在乡里开私塾养家糊口的吗?不靠这个赚钱,书岂不是白读了。

秋华年信口胡诌了几句,把胡秋燕的疑惑糊弄过去。

其实他倾向于让便宜丈夫继续专心读书考科举,和现代的读书改变命运一样,古代想实现阶级跨越,最好方法同样是读书科举,这也是回报最高、潜力最大的投资。

杜家大郎今年十九岁,曾经有神童之名,在京中跟着大儒游学多年,怎么看都是考科举的优质潜力股。

——如果不是裕朝不允许哥儿考科举,秋华年都打算自己去考。

不就是学习吗?上辈子寒窗苦读

最新小说: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恶女快穿:满级大佬她又在装柔弱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诡秘:她从混沌海而来 大唐40K:盛唐武士亮出光刃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精灵,从海贼穿越来的天才科学家 集邮大师[娱乐圈] 斗罗:翡翠毒皇 奥特:从杰顿开始无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