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了一会儿,关于《人民文学》下一任主编的人选暂时还没有定论。
王朦倒是想推荐方言来担任,不管是能力、声望、成绩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惟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年龄和资历,毕竟,不满30岁就能进步到副厅局级别的副主编,就已经够火箭式提拔了。
而《人民文学》的主编,跟祁同伟的级别同一档,那可是他下跪求婚和哭坟给跪出来的。
方言却是站着把步给进了,就他这速度,还选什么串爆,自己带你们直接打上月球!
不过到底该何去何从,王朦建议自己去找章光年商量,方言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师兄,他把自己约到了平日里常去的澡堂子,当然是郭德刚的母校,清华园。
搁在古代,别说老燕京人到冬天不怎么洗澡了,整个北方甚至全国都是如此,否则也不会有什么一辈子只洗几次澡的说法了,甚至全世界都差不多,毕竟烧水洗澡是绝对的奢侈品。
否则也不会出现法国香水,不就是为了掩饰体臭吗?
沐浴更衣,在古代是敬神的礼仪,真要很容易的话犯得上这么隆重吗?
不过这年头,倒是件稀疏平常的小事,而且可以早晨一开门就进去,晚上满天星斗时再出来,只要您不怕泡秃噜皮,爱泡多久就泡多久,绝对没人催您,那叫一个地道儿!
冬夜,月亮在飘渺的乌云中忽明忽暗。
月光洒入玻璃天井之下,5道大梁的澡堂子休息大厅里,躺箱上坐着燕京的老少爷们。
三五成群的老爷子刚刚泡过“头过水”,侃着大山、下着象棋,搓背师傅正在娴熟地敲打揉搓。
方言坐在热腾腾的大池子里,热水一泡,舒筋活血,从骨子里往外冒汗。
章光年坐在边上,“你真的想当?”
方言嘿然一笑,“我要说自己不想当,那肯定是撒谎。”
“的确,《人民文学》在你和王朦同志他们的一同努力下,办得是比我离任时要好多了。”
章光年道:“要想延续这种昂扬的势头,最好的办法理应是让你这个出力最多的副主编来当。”
方言笑而不语,但当听到师兄说出了个“但是”,眉毛轻皱了下。
“但是这不合规矩。”
章光年道:“以你这个年龄和资历,通常按照惯例,在担任《人民文学》的主编之前,或者先到其他文学杂志或者出版社,就像王朦同志在调到《人民文学》之前,一直是《燕京文学》的主编,或者是在作协、文联等文化部门单位里就职,像王朦同志之前就是燕京作协的zhu席……”
“那我还是情愿去出版社,最好是《燕京文学》、《十月》。”
方言摸了摸下巴。
“你倒是想的挺美,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也得看看那个坑里是不是已经有萝卜了。”
章光年开玩笑道:“其实除了这几种以外,你还可以去文化部门嘛,跟王朦同志继续干,我记得你还挂着电影审查委员会顾问的头衔吧,要不就去电影局当个副局长,为华语电影做做贡献?”
方言尴尬地摸鼻子,“好倒是好,可我有这个身份,将来出国访学交流就不太方便了。”
“这倒是一个大问题。”
章光年沉吟半晌。
“师兄您也别多费心,其实我就是好奇地问一问,还真没想好现在就离开人文社呢!”
方言道:“怎么着也得对得起您和王老师的厚望,把《人民文学》办得更红红火火以后再走。”
“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不过凡事要提前准备,既能留有余地,又能避免惊慌。”
章光年裹着毛巾,从澡堂子里出来,走到专门供休息的大堂里。
穿着制服的服务员穿梭其间,有的在修脚,有的在按摩,有的在拔罐,有的在沏茶……
方言挑了个空地儿坐了下来,不远处就是个图书架,上面摆放着文学、军事、时政等杂志。
章光年粗粗地扫了一眼,突然扫到了《读书》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记得你跟香江的三联书店合作了很多回吧?”
“何止呢,他们还想拉我入伙呢。”
方言说到萧滋和潘耀名想让他加入香江三联书店,甚至不惜让出总编辑的职务。
“这话并不假,萧滋同志的确写过信,希望能派出得力的干净来挽救持续亏损的香江三联书店。”章光年道,“只不过求援信寄去的不是作协,也不是文化部门,而是人民出版社。”
方言挑了挑眉:“人民出版社?”
“是啊,建国的时候,三联书店三家合并,共同办刊,总管理处从香江迁到了燕京,到后来被并入到人民出版社里,仍然保留‘三联’的名义出书,前些年还创立了《读书》这本杂志。”
章光年伸手一指,“被称为华夏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只可惜一直以来没能在香江刊印发行。”
方言耐心地听他讲述三联书店的历史和现状,“师兄,您的意思是让我去支援香江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可能年后就要恢复独立建制,原先的编辑范用继续担任燕京三联书店的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