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都市言情 > 1977:我的文艺人生 > 第一百章 曾骅、陆遥和陈中师

第一百章 曾骅、陆遥和陈中师(1 / 2)

陆遥打了一通电话,从某个单位借到一部北都212吉普车,四人坐上车,一路蹦蹦跳跳地摇到郊区文化馆。

早就接到电话的陈中师在这里等着。

“曾骅同志,慕名已久啊,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陈中师同志,你客气了。”

此时的陈中师,还没写《白鹿原》,名气还没曾骅大呢。总不能说我对你慕名已久,太虚伪了。

“这次来雍西采风,还要请陈中师同志多多帮忙。”

“哈哈,没得说啊。老陆在电话里跟我说了,皮影戏,刚好,我们附近的长田公社,有一支皮影戏班,闻名整个关中,我给他们公社打过电话,一起过去。”

“好!”

陆遥摇来的北都212吉普车,司机得曾骅塞了几包从南港带过来的三五烟,对他比对陆遥还要热情。

指哪打那!

反正油钱是公家出,好处自己捞。

加上司机,六個人挤在吉普车里,噗噗地往长田公社开去。

“曾骅同志,你这部小说,主题是什么?”

在车上,陈中师开口问道,“正好我和陆遥同志,都在构思自己的小说,向你学习一下。你的《芙蓉镇》,借鉴了剧本三幕式,整出一个四幕式结构,相当精彩。

曾骅同志在小说写作方面,也是走在我们前面。”

陆遥开口附和道:“是啊,我们还在借鉴中外名著的写法,曾骅同志你就已经走上创作自己风格的道路了。

能跟我们说说你这部小说的主线吗?让我和陈中师同志也学习学习。”

“陆遥和陈中师同志都太客气了。我这部小说,主人公叫福贵,解放前出生成长在一户大地主家,从小爱皮影戏,也爱赌博。

结了婚生了儿子还爱赌。最后中了某人圈套,气死了老爹,赌光了家产。

他带着老娘,老婆和儿子,过上贫苦生活。加入皮影戏班,东奔西走养活一家人。一天整个戏班被抓了壮丁,当了民夫。离开家乡,到处颠沛流离,参加了淮海战役,被解放军俘虏...

福贵回到了家里,经历了土地改革,目睹设计夺走他家产的张大头被镇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洪流年代。

在那些年里,他的亲人一一死去。老娘,未成年的儿子,好容易结婚却死于难产的聋哑女儿,同甘共苦一生的妻子,最后只剩下他跟外孙,一师一徒继续唱皮影戏...”

没错。

曾骅下一部小说是《活着》。

其实在目前这段反思岁月中,《活着》发表反而相对容易。过了八十年代末,再这样深刻反思,反倒不容易了。

陆遥和陈中师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震惊和佩服。

在其他同行还在反思洪流年代给个人和时代留下的伤痕时,开创伤痕文学的曾骅同志,已经开始反思过去一整段历史中,给国家和民族留下的痕迹。

他又走在我们的前面了。

吉普车很快来到长田公社所在的镇上,正好,这里今天赶集,皮影戏班晚上会在集市边的河滩上演出。

现在他们在那边排练。

板胡、锣鼓叮叮当当一阵响,一位精瘦的老汉扯着嗓子唱了起来,“姓姚居住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

“林”字后面的拖音三转四折,声音由嘶哑变高亢,十分好听。

陈中师在一旁介绍道:“陕西皮影戏,分东、南、西三个流派,大家刚才听到的,属于东派,刚才老师傅唱的,是典型的碗碗腔。

以月琴伴唱,铜碗间音,堂鼓提气,一气呵成!”

他带着大家来到后台,那里坐着五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精神矍铄。

“这位是班首师傅,刚才就是他在唱词。除了唱,他还负责弹月琴,并司战鼓、板鼓、手锣等,兼协调全班人员。

这位是签手师傅,负责挑签,就是耍皮影娃娃。现在天还亮,所以最闲。

这位是上档师傅,司板胡、大铰子、小铰子、长号。

这位是后槽师傅,司大锣、马锣、碗碗和梆子;这位下档师傅,为签手准备影人,并司长号、惊堂木。

一班五人,东南西三派,基本上都是这样,只是在皮影制作方法、唱腔以及经典曲目上有所不同。”

班首师傅认识陈中师,笑呵呵地举着板胡说道:“陈馆长,来拉一曲,过过手瘾。”

陈中师眼睛一亮,转头对陆遥说道:“老陆,耍一下,过过瘾。”

陆遥使劲搓手,有些跃跃欲试。

这年头的文人,但凡从基层出来,会写诗歌的,多半都加入过宣传队。

进了宣传队,你不会一两样乐器,是不行的,不会就跟着学。宣传队两三年下来,你就是吹拉弹唱的多面手。

陆遥转头看着曾骅,“曾骅同志,你会乐器吗?”

曾骅笑着答道:“我会的乐器,你们可能想不到。”

“啥子?”

曾骅在后台转了一圈,找到一支唢呐,跟师傅打了招呼,把它拿了起来。

陈中师和陆遥眼睛一亮,“唢呐,曾骅同志还会吹唢呐?”

这是前身留下的

最新小说: 沈总失眠三千夜,早死的妻女回来了! 灵气不复苏了 贪恋 让你谈业务,没让客户做你小弟啊 天毒神医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回忆和向往 换专业后,五位学长哭着求带 从钓鱼博主到文娱巨头 新婚临时加彩礼?这婚老子不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