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卿芝翻看着账本,给哥哥的零用钱每次都是500文,之前一共卖了三次货就给了三次,这段时间除去花销之外剩下的银钱竟然还有67贯之多,还有一张3000两的银票!
其中银子有62两,剩下的都是铜钱。
真是让人万万没想到,他们只是去市集卖了三次货而已。
说出去简直没有人会信。
不过,这里面大头的还是卖野味的钱,果子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难怪哥哥每次上西子山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加固修复那些陷阱,简直就是金陷阱呀。
顾卿芝算完账,心潮澎湃,她走出屋门,就看到哥哥在院子里挤蜂蜜,不由双眸晶亮,这可是好东西呀。
旁边放着挤好的蜜,已经有四罐了,看样子还能再挤一罐,她想到山上的那几个蜂窝,心里兴奋极了,今年家里蜂蜜也不用愁了。
顾卿芝看到顾王氏在水井边洗桂花,连忙上前问,“娘亲,啥时做桂花甜酱呀?还有桂花饼,对了,野柿子我们也摘了些回来了。”
顾王氏边细细清洗手边的桂花边柔声道,“柿饼不急,我先处理一下这些桂花,一会就做桂花饼,做好刚好当晚餐,怎么样?”
顾卿芝听了挺高兴的,终于能吃到心心念念的桂花饼了,“都听娘亲的。”
“嗯,你不是说要吃豆腐羹吗,晚上就吃这个,桂花饼,再把你们带回来的烤兔子热热,煲个杂粮粥,拌个野菜。”
顾王氏对晚食做了个详细的安排。
顾卿芝高兴极了,自己想吃的都有了。
她便将今天挖的草药都拿出来,清洗的清洗,然后进行炮制处理。
这些草药如果直接拿去卖收购的价钱很低,但,如果炮制一下价钱就很不同了。
这也是那天她听抓药的药童子说的。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炮制的。
顾卿芝当然是要发挥草药的最大价值啦。
正好,《药草集》这本书还真的有对各种药材的炮制保存之法,她正好边学边用了。
三人在院子里各自忙碌,彼此间一派和谐。
第二天,顾卿芝难得的没有跟着顾衍上山,因顾衍跟她说需要摘的野果子不多,两家一共才要了400斤的货,他一个人就可以摘好了。
顾卿芝想了想,便决定留下跟顾王氏学做柿饼了。
做柿饼用的是生柿子。
生柿子的外皮结实,不怕磕坏。
顾王氏告诉顾卿芝,制作柿饼的生柿子采摘时间不宜过早,自然也不能太晚。
因为太早采摘的柿子水多糖分少,做出来的柿饼涩口难吃,而太晚了做出来的柿饼则过软,不易储存。
现在,山上的野柿子颜色金黄又带着点红色,这时候便是最佳的采摘时期。
这个采摘的时间把握得好,做出来的柿饼便味甘又带点涩味,吃一口回味无穷。
顾卿芝虚心听着,原来做柿饼还有这么多学问,她之前还以为是随便什么时候的柿子都可以呢。
受教了受教了。
不过,枝头上熟的柿子肯定也没有啦,都被哥哥摘去卖了。
顾王氏见顾卿芝听得认真,心里高兴,便讲得更细致了些,“其实柿饼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这些采摘回来的柿子削去外皮,只保留柿子的萼盘和果梗就好。”
“削下来的柿子皮也不能丢弃,后面还有大用处。”
顾王氏边讲边拿起一个柿子示范削皮,顾卿芝边看边学着削皮,两人一人一个盆子,很快便把要做柿饼的柿子全部这样处理了一遍。
接着,顾王氏拿出昨天就准备好的麻绳,这些麻绳每根大约两米左右。
“卿卿,看好了,我现在要把柿子从萼盘处的果梗这里用麻绳绑紧。”
顾卿芝看着顾王氏绑柿子,一颗连着一颗,绑得飞快,没多久就绑完一根麻绳。
她仔细数了数,一根麻绳上阿娘大约绑了二十个柿子。
绑好这一串柿子后,顾王氏又告诉顾卿芝,柿子需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最好是挂在屋檐的檐下,既通风又保证了充足的日照光线。
她让顾卿芝搬了张圆凳过来,踩在上面,随手将这一串柿子挂在了屋檐下。
顾卿芝表示自己学会了,也拿起麻绳绑了起来。
她拿了一颗削好皮的柿子,从萼盘处的果梗处用麻绳绑紧,又拿了第二颗削好皮的柿子,以此类推,刚开始她的动作有些生疏,绑的时候麻绳没绑好,扯了又扯,绑了几颗柿子过后,她逐渐有了心得,动作逐渐加快,当她将一条麻绳绑完,动作已经非常熟练老道了。
顾卿芝年纪小,挂不到屋檐下,顾王氏伸手接了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眼闺女绑的绳结,夸赞道,“卿卿绑的不错。”
她踩到圆凳上,将这串柿子挂了上去。
没过多久,屋檐下就挂满了一串串柿子,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个喜庆的门帘,着实好看得紧,顾卿芝看得都有些着迷了。
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可是她跟阿娘一起做的!
接着,顾王氏又带着她一起处理了柿子皮,柿子皮在柿饼后期制作有大用。
两人把收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