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我明白了,皇帝病重,萧子良作为人子,应该为父分忧,对吧?”
没有什么机会能比带来从龙之功更好,如果有,那就是自己做皇帝。
按照常理推测,齐武帝要么没有确立继承人,要么就是这个继承人有问题。
如果继承人问题无懈可击,王融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心思?
李世民觉得有些熟悉,作为后来者,他当然知道这段历史,文惠太子突然去世,齐武帝立文惠太子长子为皇太孙,而萧子良作为文惠太子同母弟,同样拥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他沉默了,这个故事,怎么与他和大哥的故事有点相似呢?长子与次子,但有一点不同,他是直接和长兄相争,根本没侄子什么事。
假设李建成突然暴毙,李渊也不会立李建成的嫡长子为皇太子,而是会立他为皇太子,这对谁都好。
他连长兄都不服,难道会服侄子么?
朱元璋也觉得这个故事很眼熟,这不就是朱允炆和老四么?
他与齐武帝颇有共通之处,同样是培养多年的嫡长子去世,同样立了嫡长子之孙为皇太孙,区别在于老四成功了,而萧子良失败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呢?当时皇帝病重,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是皇太孙萧昭业,他的父亲是文惠太子萧长懋。也就是说,萧长懋才是原本的皇位继承人,但他很不幸早逝,齐武帝便立萧长懋的长子南郡王为皇太孙。齐武帝的选择,与朱元璋很是相似,嫡长子去世,便立嫡孙为皇位继承人。】
【当时官至中书郎的王融见状,心思便活泛起来,与其坐视皇太孙登基,为何不直接拥立竟陵王萧子良呢?王融所想并非妄想,因为萧子良的确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他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与文惠太子同母所出,在皇位序列中也很靠前,且自身也可以称得上是位贤王,只可惜有萧昭业这么一个皇太孙卡在这里,萧子良即使是文惠太子的同母弟,想要继承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朱元璋发出一声响亮的冷笑:“想要皇位,也得有那个本事,老四别的不说,本事大得很,萧子良能与他相比么?”
虽然他现在看朱棣百般不顺眼,但老四终归是自己的儿子,功绩摆在那里,比萧子良之流强多了。
当然,也比朱允炆强,削藩削得一塌糊涂,还不如直接立老四,省得朱允炆糟蹋了标儿的名声。
朱棣似笑非笑地说:“老爷子若是见了齐武帝,应当很有共同语言吧?”
齐武帝与朱元璋都选择立孙子为继承人,结果也差不多,朱允炆被亲叔叔拉下马,而萧昭业虽然没输给叔叔,却输给了权臣。
总之都是一个下场,皇位不保。
皇帝立皇太孙,这没什么,前提是皇太孙有足够的实力和头脑,否则早晚被人拉下马。
刘彻笑道:“果然如此,我猜得一点儿不错。”
皇太孙是太子嫡长子,而竟陵王是太子同母弟,只要皇太孙死了,萧子良即位岂非名正言顺?
不过话虽如此,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齐武帝难道不会安排大臣辅佐萧昭业么?
【对于王融的想法,萧衍却认为,拥立萧子良一事非同寻常,而王融的才能并没有足够的才能,一定会失败。果然,王融的谋算最终失败,他本人被下狱赐死,萧子良也没有成功登基,很快就去世了,死后谥号为文宣王,皇太孙则顺利即位。萧昭业虽然做了皇帝,但从他的为人处事看来,还不如让萧子良做皇帝,起码萧子良能做明君,而萧昭业大概只会是昏君。不过,萧昭业的昏庸,正好给了某些人机会,或者说他的昏庸是某些人所乐于见到的,某些人是谁呢?自然是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
刘邦对小刘恒说道:“看见了么,这就是德不配位的下场,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代表能高枕无忧。”
吕雉嘴角微微抽搐,你指桑骂槐能再明显一点么?!还有,刘盈才是皇太子,你抱着薄姬的儿子说什么为君之道?
莫非你真的想要立刘恒为太子?!
刘彻恍然道:“看来齐武帝安排的这位辅政大臣,并不是什么忠臣啊!”
看到这里,再想想天幕所说的那些“辅政大臣”,他不由庆幸自己选对了人。
虽然霍家人不太像话,居然敢毒死皇后,但霍光本人可是真的能扛事,也真的尽忠到了最后一刻。
他对卫青说:“过几日便让霍光进宫吧。”
卫青露出微微惊讶的神色,但他并不是会多嘴的性格,皇帝说什么,他照办就是。
刘询面露感慨,说道:“辅政大臣一职何其重要,若是选对,自然对新帝有利,若是选错……”
杨坚微笑:“要怪就怪静帝运气不好,遇上了我吧。”
他是有大志向的人,与其辅佐一个不知根底且有可能视自己为威胁的皇帝,他为何不能自己登基做皇帝么?
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事。
【从萧鸾的为人来看,他的偶像显然不是霍光、诸葛亮,他与曹丕、杨坚这类角色应该有许多共同语言,因为他走的也是权臣篡位路线。皇帝昏庸,对他这个想要篡位的权臣来说,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