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帝国常备野战军数量约4.5万人,南北分裂10年间,因为取消了佩德罗二世时期,解放黑人奴隶,向黑人和黑人混血、印第安人等族群分配土地的政策,遭致境内黑人以及混血族群的强烈反抗,巴伊亚州、伯南布哥州、皮奥伊州等地区,皆爆发大量的叛乱暴动。
野战军作为巴西帝国维持统治的主力部队,从头至尾,参与了整个平叛战争,经历十年战事的洗礼和磨练,以及重新分配土地、房产、财产的经济鼓励,野战军战斗力与佩德罗二世时期相比,大为提升,即便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巨大的兵力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两方面优势,仍然给登陆的美国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参与作战的6000余美国陆军登陆部队,战死约400人,重伤200余人,轻伤800余人,总计伤亡近1500人。
模仿汉国进行军事体制改革的巴西帝国正规军所爆发的战斗力,高于美国方面的预期,再以巴西帝国正规军作为参照,拥有先进步枪、重机枪、各型火炮等轻重武器,完善的后勤补给、较高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因素加持,汉国20余万常备野战军,所能展现的真实战斗力,将远超想象。
南北战争过去26年,拥有参战经验的一线老兵退出现役部队,常备陆军数量骤减至数万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美国在北美大陆一家独大,环顾四周,找不到一个具备威胁力的国家,长期的和平环境以及缺乏实战经验,使得美国陆军的真实战斗力,相比南北战争时期,大打折扣。
在武器没有产生代差,制式装备依旧以单发步枪为主,以黑火药为弹药的步枪、火炮占据主流,无烟火药刚刚在南美大陆展露头角的时代,丰富的实战经验、顽强的战斗力意志、先进的战略战术,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和美国相比,1868年华工起义,1871年阿根廷北部战争,1878年阿根廷统一战争,1879年英国干涉战争,1882年汉法战争(安南),1889年第二次巴拉圭战争,南美汉国的建国史,也是一部充满战火考验的战争史。
频繁战争铸就的丰富实战经验和熟练作战技巧是美国陆军不具备的优势。
经历伊列乌斯方向作战,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美国远征舰队以及背后的美国政府,不由得变得慎重起来,开始重新审视全面介入南美大陆所要面对的收益与挑战。
1890年1月30日,根据丰塞卡总统传达的指示,1万名伊列乌斯方向守军以及4000名自蒂尼亚雷岛转移的巴西共和国军队,跟随美国远征舰队主力,朝向巴西南部海域驶去,约2.3万名剩余部队和一支规模20余艘的美国舰队,留守伊列乌斯以及蒂尼亚雷岛沿线海域,对巴西帝国方向部队实施战略威胁。
1890年2月1日,美国远征舰队主力抵达马卡埃,随即停船靠岸,1.4万余名巴西共和国部队和4500名美国陆军部队组成的援军。搭乘铁路,于次日,抵达里约热内卢,然后进入城内,与留守部队汇合,至此,里约热内卢一线防守兵力增长至4万人,巴西帝国中央政府岌岌可危的局面也得到暂时缓解。
2月3日,美国远征舰队停靠在马卡埃一线,配合里约热内卢北部一线部队,进行积极调动与防御,却没有再向南航行一步。
2月4日,汉国方面海军舰队同样止步于里约热内卢一线海域,陆军部队在完成对里约热内卢东部和南部地区占领以及工业设备控制后,停止了继续进攻,双方默契得以里约热内卢一线为停火线,各自消化巴拉圭、巴西战争的胜利成果。
在南美洲大陆依旧笼罩在大英帝国权威的局势下,汉国和美国都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双方都达到了预期的收获,美国不仅从英国、德国口中,抢下一部分市场份额,扩大了在委内瑞拉、巴西共和国境内的经济利益和市场份额,同时,获得了第一块海外军事基地,如果战后,巴西共和国如约提供沿岸港口和基地,作为美国陆海军军囤驻据点,那么美国的实质军事势力,也将第一次扩大到南美洲地区,而且是南美洲最核心的南部拉普拉斯地区,这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外交、经济、政治等全方面的进步和突破。
对于汉国而言,将巴拉圭领土边界恢复至战前一线,同时实际占领巴拉那州、圣保罗州大半、巴西共和国首都里约热内卢南部等地区,并彻底消灭巴西共和国海军、瘫痪巴西共和国造船业、摧毁主要工业设备和工业造血能力,同样属于超额达成作战目标。
汉美两国获得了预期的收益,自然不愿意冒着未知的风险,继续大打出手,至于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和巴西共和国剩余领土问题,则是下次战争需要考虑的问题,战争不是儿戏,也不存在一次战争,吃成胖子,达成全部战略目标的好事,两国也都理智的将本国的核心战略目标划分成数个阶段,在不同时间段,一步步去实施和开展。
巴西境内的战事再一次陷入停滞,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两方,都在利用战事停歇的空窗期,舔舐着伤口,进行着紧张的后备兵力动员、调动,以恢复被战争摧毁的防线和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