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也想着能够一下子就解决土地问题,可他明白想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是痴人说梦。
他也不可能把这些地主、士族全部杀了,能做的只有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想要拉拢一批,只能让他们走向商业的道路,只要土地产出的利益比商业少,就能极大减少变法阻力。
想要富、先修路,这便是为何要提出这个五年计划。
张玄素说完之后,一旁的张行成也出声附和:
“不仅只有道路不通问题,还有各地水源不同。
例如陇右甘州、兰州等地常年无雨,而岭南广州诸地又常年下雨,这也是造成南方粮食比北方粮食多的原因。”
“天气如此,岂是人力可以改变?”
张行成轻笑出声:“谁说我要改变天气?沙漠之地难道还能茂林不成?
因为甘州等地沙土众多,陶器、砖石大多产自陇右。
既然种地无法让陇右之地百姓填饱肚子,何不靠山吃山?
陛下,臣提议向襄州学习,整個大唐开放户籍制,所有大唐百姓有身份木牌即可畅通全天下。”
李承乾脸上露出狐疑之色:“你的意思是让陇右之地百姓,制造陶器、砖石贩卖到大唐各地?”
“陛下英明!”
李承乾轻轻颔首:“互通有无、靠山吃山,这都算是中肯之言。
诸公还有其他提议吗?放心大胆的说,哪怕你们骂我是傻子,我也不会怪罪你们。”
崔仁师不信李承乾会这么放弃变法,也不信李承乾真的只是在说治国,没有其他目的。
因此,他决定出声试探:“陛下,土地才是粮食根本,臣提议重新丈量土地。
三教改制早已开始,而各地寺庙土地却没有减少多少。”
“唉!”
李承乾轻叹出声:“崔侍郎,我刚刚说了,根据那一千多万的人口来做计划。
当初三教改制给了佛门三年时间,如今三年时间未至,朝廷不能说话不算。
流民、仆从、佃客若全部加起来,人口数量定然不止两千万。
不过这些人没在户口上,朝廷暂时也没必要去安排,明白吗?”
崔仁师听明白了,李承乾是想变法,不过变法时机还没到,所以想着先安排好这一千多万人。
以朝廷如今掌握的土地,想要让这一千多万人吃饱,还是可以做到的。
“臣明白了!以臣看法,士农工商四业均可让百姓吃饱,不必拘泥于农田。
士有三省七部加地方官、农有粮、麻、药、茶等等、工有木、铁、雕刻等等,商也有衣食住行等。
朝廷可以用多余的粮食,换取各地多余的东西,例如西域之地少粮而棉花多。
又比如淮南、山南粮多,却缺少黔中道的木头和药材。”
随着崔仁师开口,其他臣子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只要不碰他们最根本的利益,他也不介意为大唐出力。
“陛下、臣提议……”
“……”
看着下方臣子你一言我一语,李承乾眼中满是赞赏,真是没有一个庸人。
半个时辰后,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
“诸公才华着实令人钦佩,诸公所提的计划虽各有不同,不过却有三点地方是相同的。
一是修路、海运减少耗费,降低少粮之地粮价,其二是发展手工业,使百姓知道不仅种田才能填饱肚子、其三则是开垦荒地,想尽一些办法让贫瘠之地变成沃土。
既如此,吾等就以此为纲,设定五年计划。”
话到这,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朗声开口:
“诏:各州刺史扩建官道,五年内要将官道连接到各州内各县。
各县修建道路连接到各坊各村,要始马车、驴车畅通无阻,多山之地修路困难当及时上报。
各地刺史重新普查人口,制作身份牌,即日起拥有身份牌大唐百姓,可以随意前往任何一个地方。
……”
诏书念完之后,李承乾缓缓坐下:
“诸位,原先你们所思所想都是如何忠君,如何让百姓不要去造反。
即日起,你们要改变这一想法,要想着如何让天下万民吃饱穿暖,如何保证大唐不受周边诸国侵犯。
你们无需忠于我,只需忠于天下万民和大唐即可。
记住了!骂我可以,千万不要草菅人命以及出卖大唐,真坐出这是谁也救不了你们,哪怕道祖降世也救不了你们。”
话到这里,李承乾像是忽然想起,轻轻拍了下自己额头:
“差点忘了说,以后按照政绩升迁,完成国家发展计划而百姓无怨言的可升迁,不论出声无需举荐。
不要怕政绩被人取代或隐瞒,每年都会派监察御史到各地方巡查。”
“臣奉诏!”
有了计划,这些官员便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也不用天天想着勾心斗角。
下朝之后,崔仁师第一时间去找苏勖,他总觉得今日之事跟变法有关,却想不通哪里有关。
身为国子祭酒的苏勖今日也参与了朝会,也看穿李承乾这么做的目的,碍于身份他一点也不想告诉崔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