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师微微愣了下,随后自嘲一笑:
“臣有自知之明,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崔公到底想要做什么?”
“取消票决!”
“然后呢!”
李承乾双眼一凝,神色变得严肃:
“取消了就有用?取消了你们就不会为了尚书左、右仆射这两个位置打破脑袋?
票决只是扩大影响而已,你应该清楚这一点。
票决真正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你们打破脑袋,既是为了防止将来出现昏君,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佞臣。
当然,这肯定会有弊端,或会因此出现权臣,或会因此出现党争。
可对于我来说,这么做利大于弊。”
崔仁师陷入沉思,他知道李承乾说的没错,哪怕没有票决,尚书左、右仆射的位置也会出现争抢。
加上扩大互市一事,关陇门阀为了防止此事再次发生,他们一定会出手争夺。
如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尚书左右仆射之位,而是李承乾的变法。
他不知道变法内容,可他知道变法是要重新分配利益,分配谁的利益,总不可能是皇家的。
不是皇家和皇帝的,那只能是臣子和士族的,这就是他们要反对的原因。
若是晋朝时期或战乱时期,他们有许多办法,可现在不同,李世民皇位是抢来的,士族原先就没有多少人支持他。
能有这么多官员,这还是为了稳住士族,并不是真正需要士族治理大唐。
他一直在想方设法让李承乾放弃变法的想法,可想来想去只想到联合所有既得利益者对抗李承乾。
如今是既得利益者掌权,他只要劝说掌控军队之人,就可以防止变法一事发生。
然而,经过隋唐四代皇帝的削弱,关陇门阀早已不是北魏、北周时期的军事集团,力量已经很薄弱。
尽管如此,李承乾还是用扩大互市这招,让他们与关陇门阀发生冲突。
想到这里,崔仁师长叹一口气:
“太子殿下,哪怕你什么都不做,过个几十年你也是有道明君,青史留名。”
“然后呢?”
李承乾嗤笑出声:“我算是三代,五代、六代之后呢?
我相信你们不会兼并土地,你相信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不会兼并土地吗?
百年之后,等你们把庶民的土地全部兼并完,怎么办?百姓活不下去要不要揭竿而起,要不要造反。
若遇上狠人,或者士族名声臭了,会不会出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情况。
开国之初如果不能阻止土地兼并,那么等百年之后,会变得更加艰难。”
话到这里,李承乾端起茶水喝了口后,才继续出声:
“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府兵制。
如今府兵制需要将士自备武装和部分军费,一旦土地兼并加剧,朝廷还会有兵源吗?
随着承平日久,府兵缺少锻炼,将来纵使上阵也毫无战力。
崔公,不是我厌恶世家大族,也不是你们与我有仇,更不是因为你们参与夺嫡之争我要清理。
我若是傻子,看不清这一切也就罢了,实在是我看到再这么下去,不出百年大唐再次陷入战乱,这才不得不变。”
崔仁师心里暗暗赞叹一声,不愧是太子,这眼光已经超越许多人。
“太子殿下!你也该明白,为了家族传承,吾等不希望变。
一旦变了,吾等必然要被淘汰,成为普通庶民,而普通庶民想要出头难如登天。
寒门出贵子,这只存在话本中,不是每個人都是马周!”
“没错!”
李承乾很认同这种说法:“所以,我会一直宣扬佛道两家理念,以此让每个人都有所追求,不必时时刻刻追求权力财富。
名留青史不一定是成功,懒惰成性也不一定是失败,任何人都能选择怎么活。
你不必有所负担,我和阿耶都不会怪你们与朝廷为敌。
当然,一旦失败,你们也要接受失败的下场。
就像青雀和稚奴,失败的下场那只能听从我的吩咐,而你们只能被我给清理掉,说不得还得败坏你们名声。”
崔仁师缓缓站起来对着李承乾躬身一拜:
“能遇到殿下真是三生有幸!臣告退!”
“等等!”
李承乾从书篓中抽出一卷纸扔给崔仁师:
“这是我上次答应你的,你拿回去看看。
有句话希望你能记住,在我心中,皇帝、百官、庶民、乞丐都是大唐百姓,并无二致!
你们若是失败也不用担心传承,我会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
我这人一向心善,不会把人逼上绝路,你们就放心与我作对!”
崔仁师脚下一个踉跄,随后快步离开,他算是彻底明白李泰原先面对的是什么敌人。
这哪里是给退路,这是防止他们破釜沉舟、鱼死网破。
只要还有退路,没有哪个吃饱撑着去造反,真的死命得罪大唐皇帝。
就像李泰,在那种局面也没想过对李承乾下杀手,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