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会同情弱者,碰到弱者时往往会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才会有人利用大众的同情心,在千禧年左右做了职业乞讨人。
只要舍下脸皮,钱哗哗的流进口袋。
刚开始还是蹲在地上乞讨,后来就化妆成残疾人乞讨,一条街上总能看到三五个乞讨的人。
尤其是大学校门口,嚯,直接成了乞丐的聚集地。
再后来,乞讨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乞丐从坐等投放改为了跟随式乞求,专门找面嫩的下手,让人不厌其烦。
随后有细心的同学指出看到了某个乞丐吃肉喝酒,于是大家慢慢也就不再施舍。
那个年代的媒体随之揭露了这帮职业乞讨人的家底,很多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村子,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乞讨月入过万,收入比打工仔高多了,那时候打工仔一个月能有两千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了。
职业乞讨人经此一役,一蹶不振,但还是扛不住有人会琢磨旁门左道,写个纸牌牌,怎么惨怎么编,像什么父母病危、孩子病危什么的,反正是全家没有一个健康人,再不给点钱就死绝了的那种。
也有姑娘编身世,一般都是大学生、钱被偷,跪在一旁希望给两块钱吃饭,真有人给她买饭了,她反而不高兴了。
至于什么酗酒的爸,生病的妈,上学的弟妹,破碎的她,那是高端局,一般不会出现在大街上。
顾家怎么处理孙妈,那是人家的家务事,唐植桐管不着,但顾勇说帮他找保姆这事吧,唐植桐是真的为难。
“勇哥,不是我推脱。洋哥这事是赶巧了,我正好知道张叶,也了解她的品性。你这边我还真没合适人选。
我从小长在胡同里,要说没工作的老嫂子、婶子,倒是有不少,但一来距离你那边比较远;二来这小老百姓的见识跟不上,做的饭菜不一定合你胃口;三来我也不敢担保手脚干净。
我跟三哥从小玩到大,你可以问问三哥,胡同里的因为鸡毛都能吵上一架,贪小便宜的更是大有人在。”
为了加强说服力,唐植桐又拉上了马克俭。
“桉子没拿你当外人,说的都是实话。”马克俭在旁边作证道。
“嗐,这事闹的。”顾勇挠挠头。
“有困难找组织嘛,你级别不够,家里叔叔阿姨应该够吧?我听说不少人家都是这么解决的。”马克俭能见到的人都是别人平时见不到的,消息也要灵通一些。
“我爸不想给组织添麻烦,算了,回头让我妈处理吧。”顾勇摆摆手,把烦恼抛之脑后,他对刘悦重视,他妈妈对刘悦更重视。
“桉子,那事差不多了,感谢信也收到了,谢了!”马克俭这会儿找到机会,一本正经的跟唐植桐道谢。
“嗐,这有啥好谢的,你都是凭个人本事挣来的。我还得谢谢三哥呢,要不是你提起这茬,我也没机会表现不是?”对于自个这个发小,唐植桐打心眼里亲近,生怕他死心眼要怎么报答自己,推脱的那叫一个干净。
“不是,啥事啊?你俩这么云里雾里的。”这么一来,顾勇反而好奇了。
“就一果酱的事……”唐植桐没让马克俭开口,自己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主要是弱化自己的作用,强化马克俭的重要性。
顾勇和吴海洋听完不免各有思量。
顾勇是第一个见识到唐植桐骚操作的,而且他和蔡峰从中受益。
吴海洋想的更多一些,他能看出唐植桐在刻意的帮马克俭,这事不大,但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唐植桐的这种品性,他很喜欢。
午餐很省事,马克俭带了两个菜,一个自己做的芥末墩,一个做好的烧二冬。
“这芥末墩不错啊,一闻这味道就知道正宗。”唐植桐看到芥末墩,眼前一亮。
芥末墩是老四九城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原材料也很简单,大白菜及芥末。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唐植桐今年在市面上就没见到过任何能做芥末的原材料。
“家里还有,一会跟我过去给你带点回去。”马克俭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倒不用,三哥要是有芥末的话,分我点就成,我回去自己做点。”一饭盒芥末墩起码够马克俭、王雁两人当顿主菜吃,但芥末就不一样了,一小捧就能做一盆芥末墩。
“也行,家里还有点辣根没用上,一会你过去拿着。”
“好嘞!”唐植桐这才痛快的答应下来。
芥末有黄芥末、绿芥末之分,唐植桐没有问马克俭哪儿搞来的辣根,有的吃就不错了,不能挑,最好也别问。
芥末墩是现成的,本身就是一道凉菜,盛出来就能食用。
烧二冬的是用冬菇、冬笋炒制的一道菜,老四九城不少人都很喜欢。
具体的做法参考截图,就不水字数了。
还有一道菜叫烧三冬,比烧二冬多了一个冬瓜作为原料,做法都差不多,丰俭由己。
烧二冬是做好的,稍微回锅一热,盛出来就能吃。
“桉子,别做了,我今儿从食堂定菜了,一会送过来。”尽管顾勇说今儿就等唐植桐来做菜,但吴海洋说啥都不让。
“让桉子炖点吧,我有点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