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
过年时,桃源村里大雪纷飞,河面都冻出了三尺寒冰,明显是比往年更冷一些。
趁着田里没活,村里的客人又有所减少,桃源村闲下来的村民便在林初渔安排下,开始了凿冰。
后山有几块天然形成的大山洞,收拾出来,正好可以当做冰窖使。
这样子的冰堆在一起,用新鲜稻草和芦苇作铺垫,存放到夏天,可能会融化到仅剩三分之一,但也总比大热天的完全没有冰用要好。
毕竟古代的夏天不比现代。
现代热了,还能吹风扇,开空调。
但古代的夏天全靠着一把蒲团扇,有时候能让人热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属镇上小吃街那边的沙冰、冰粉、冰奶茶这类解暑的糖水生意最好。
所以林初渔想等村里储存冰后,到了夏天,也还能再开几家吃冰的糖水小铺。
“一二三!嘿呦!一二三!”
一声声带走节奏的吆喝声在荒地那边的湖中心响起。
一年多之前,投放了一批鱼苗在里面。
这大冬天的,是鱼肥正嫩,收获的时候。
荒地那边要捕鱼,桃源村这边的人要凿冰。
通过一通交涉过后,桃源村的人便到了荒地那边的湖里凿冰,双方双赢。
随着桃源村村民不停挥下尖镐,一块接着一块的大冰砖被抬上了岸。
渐渐地,湖面破冰的洞越来越广,荒地的人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渔网,朝着湖里撒去。
劈天盖地的渔网落下,渐渐沉于湖里。
找准时机之后,那撒渔网的汉子提拉了渔网几下,顿时喜出望外地说道,“来鱼了!”
“这起码的好几百来斤呢!太重了!快再来几个人帮我一起拉渔网!”
话音刚落,岸上的人纷纷过去帮忙。
就算在在冰面上不停打滑,也掩不住他们即将享受丰收的喜悦。
他们开始跟着凿冰的村民们一起吆喝,合力拉渔网上岸。
渔网还没上来时,众人就看到拥挤的鱼群在渔网里不停扑腾,搅得还带着些破碎冰渣的到处跳水。
费了一番力气才将渔网捞上岸。
和男人预估的一样,这一网,足有好几百斤的鱼。
半米长的大鱼都有好几条,其余的鱼个头也都不算小。
见着上了岸,还在不停扑腾,欢跳得不行的大鱼们,荒地的人赶紧提来了背篓,将鱼捡起装进去。
岸边的小娃娃见着这丰收的场面,兴奋得不住哇哇地叫。
今日林初渔也把小繁星带过来看热闹。
此时,她已经能学会自己走路了。
她裹了一层喜气的红袄子,脖子上套个一个洁白无瑕的兔毛围脖,扎了两个可爱的小揪揪,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她迈着两只小短腿,到了岸边,欢喜地指着前方捕鱼的人,用稚嫩又含糊不清的小奶音喊着,“奶,鱼鱼!鱼鱼!”
“嗯,奶看到啦。”林初渔笑了笑道。
怕小繁星往湖边乱跑,林初渔又赶紧去把她抱了起来。
这一大一小就静静地看着荒地的人继续捕鱼。
当有人提着装满大鱼的背篓路过林初渔的旁边之时,林初渔听到他们在念叨。
“真是奇怪。咱们捕上来的鱼怎么都是些平时不常见的。”
“对啊,我以前在禹州老家的时候,全家都是靠捕鱼为生的,平日抓的最多的就是一些草鱼啊,鲫鱼什么的。”
“你看,咱们背篓里全装的是鲈鱼、鳜鱼、河鳗啥的。有些鱼还是天敌呢,没想到还能在这湖里和谐共处,一个个的都长这么肥。”
林初渔在旁边听到,默默地扭过了脑袋。
在此时,又有人才说,“这有啥好奇怪的。这些鱼又不是野生的,我当初看见林公子让人往这湖里投了可多品种的鱼苗了,现在捕捞起来,自然不全是些普通的鱼。”
“而且咱们日日往这湖里投玉米糊也不是白投的,鱼儿们天天都吃得饱饱的,自然就长肉,也不用大鱼吃小鱼,自相残杀。”
“也是哈,你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几句话的功夫,那几个背着背篓的男人就走远了。
听到有人将漏洞给解释好,林初渔给松了一口气。
她以前没养过鱼。
所以并不知道拿些鱼会吃什么鱼,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克的关系。
她都是用系统买的鱼苗,挑着那种鱼肉质鲜嫩就选的哪种放去湖里。
怕鱼养不好,后面荒地那边的人投入湖中,喂鱼的玉米糊,林初渔也是偷偷加入了从系统购入的鱼饲料进去。
这饲料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力,不枉费林初渔投了大价钱,
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将拿着鱼苗喂得跟有五六年的鱼龄似的。
收回思绪,林初渔低头看向怀中的小繁星,“繁星,今晚上想吃鱼吗?”
小娃娃眨巴眼,郑重其事地点头,“吃鱼鱼!”
“那奶给你捞两条回去吃。”林初渔说道。
林初渔记得鳜鱼没什么刺,正好适合小繁星这种刚开荤的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