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阅再次露出友好的微笑。
“我真的……可以加入吗?”
院长艰难地扯动嘴角,假笑,“当然可以。”
说完,他随手拿起边上的戒尺,看似随意地拍在了赵央身上,“小赵,你现在不是咱们书院的夫子。差不多也该走了。”
赵央身子一颤,随即起身,“是。”
赵央一出门,李阅自然也跟着离去。
院长和屋子里几人这才如释重负。
看着桌上留下来的小册子,院长幽幽叹息,“枉咱们读了一辈子的书,终究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等休沐那天,咱们去桃源村上门道歉吧。”
“备点腊肉……唉,算了,我们书院总共也筹不出来几两肉,还是薅几把咱们自己种的小白菜去吧。礼轻情意重,想必张夫子会理解的。”
在获得屋子里的几位夫子的一致同意过后,几人围着赵央带来的小册子,开始津津有味地研磨起来。
此时。
赵央和李阅出了书院。
李阅原本没觉得有什么。
不就是赵央把拼音分享给镇上书院吗?张夫子和宋夫人也都是同意的,这没什么问题。
可当他回想起刚才书院里几位夫子的异常表现最后,他察觉到了不对劲。
又细细揣摩过后,像是猜到了什么,以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赵央。
赵央正在书院外面的地摊上挑选旧书籍,察觉到李阅的视线之后,宛如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后背发寒。
挑选了大概十本书后,赵央对着摊主说道,“我要这几本。”
接着,就拿出几块碎布缝成的钱袋子,从里面掏钱结账。
这年头的纸贵,就算是旧书也不便宜。
十本旧书就掏空了赵央大半个钱袋。
李阅一瞥,瞧见有些是孩童的启蒙读物,有些是关于民间的各种怪志奇谈。
正好适合村里的孩子们读。
“李兄,这些书我小时候看过。但是得入私塾读了三年,才看得懂上面的字。”
“咱们私塾里的学生大半都学会了拼音。等咱们把书里的字上标注上拼音,他们就能自行阅读了。”
“真好啊。”
赵央说道,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目光发亮。
李阅一愣,随后点了点头,“嗯。”
这一刻,李阅也不知道为什么,亦或是因为他们两人同为读书人所产生的惺惺相惜。
虽是短暂相处不过半月,却让他相信赵央的人品。
最后还是把所有关于质问的话,憋进了肚子里。
……
又过了一些日子。
桃源村里找了一大片空地,开始正式动工建造起了私塾。
林七收留的灾民有几个是匠工,帮着设计出了私塾的建造图纸,村里账上出材料费,村民们自发组织出力建造。
村里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发现最近总有一批从镇上书院来的夫子往村里跑。
有时候,书院的夫子甚至还会搬个小板凳,坐在私塾的最后面位置听课。
见此,村里人越发崇拜张夫子。
要不是张夫子有能耐,镇上的书院哪瞧得上他们这村子里的小破私塾。
冬至,北方那呼呼狂啸的大雪还是刮到了桃源村。
虽迟但到。
一夜大雪过后,每家每户的屋子里的屋顶上都积了厚厚一层的雪,整个村子成了白色,银装素裹。
宋大饼习惯了天还没亮就起床,整装待发,要去私塾的时候,发现家里人吃完饭,就忙着其他事,并没有出门的意思。
甚至,连一向乖巧,每日整时整点去私塾的宋小龙和宋小凤都去回屋子里补觉去了。
见着宋大饼要出门的样子,正在烛火旁拿算盘算账的宋翠烟询问,“大哥,你要去哪儿啊?”
“私塾啊。”宋大饼回答,“再不去就迟到了。”
宋翠烟皱眉,捂着太阳穴摇头,“你昨日没仔细听张夫子说吗?从今日起,私塾就开始休假了。等过了年咱们再去私塾继续上课。”
听完,宋大饼目光发亮,“太好了。这么一说,那我今天就能跟你大嫂一起去镇上的酒楼帮忙了。”
宋大饼除了最喜欢在田里种过果实所获得的喜悦感,还特别喜欢去酒楼那边帮着收银子。
虽然收的钱不是他的。
但让他摸摸,还是很不错的。
宋翠烟的脸又是一黑。
她嘟囔着抱怨。“大哥,你昨天是不是又没认真听娘说话。”
“最近买不着菜,酒楼那边只能卖肉菜,生意淡了不少。娘说让大嫂这阵子可以休息着,偶尔去一趟酒楼查账就行。”
“……”宋大饼眼中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然后一抬眼,果然见着林初渔在瞪他。
宋大饼耸肩,露出委屈巴巴的表情。
可是不用上课,又不用去镇上,还真的太闲了。
想了想,宋大饼最后还是扛起了墙边的锄头。
“大哥,你这是要去田里?”
“嗯。田里种的菜好像快成熟了,我去看看。”
闻声,林初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