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卿实乃我大唐之忠臣,还得神女赞言为忠心正直,朕自然不会做出那等糊涂之事!还望爱卿莫要恼怒那未来的荒唐糊涂行为!还有那强占儿媳之事,朕也绝对不会犯的!” 李隆基急匆匆说完这个事情,又承诺到:“除非是张爱卿主动乞骸骨,否则朕绝不会让宰相之位给予他人。还有那件荒唐之事,若是朕欲为之,定然对不起太宗之威望,即便是百年之后朕也不得安宁也!” “还有那李林甫,朕现在就把他革职治罪,绝对不让这口蜜腹剑的小人危害我盛唐太平!” “至于那发动安史之乱,使我大唐动乱之人,只要他一出现,朕立刻就把他杀了!朕绝对不会让区区一个胡人做出那等蔑视天威之事!” 眼瞧着他们什么都没有说,陛下就处理完所有的事情,行列之中的李林甫更是立即被拖下去,百官面面相觑之下也不知该说点什么。 就算是耿直如张九龄,面对皇帝陛下这雷厉风行知错就改的举动,也只能就地下坡,没有提及往日陛下的些许荒唐之举,而是神色感激的回答百官都将督促陛下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在这位陛下统治的这些年里,换过的宰相都有十几位。 李隆基微笑不变,但心里却是有点不服气,明明太宗皇帝也在女色上犯过错,比如纳前朝亡国公主为妃,还有长嫂也不曾放过。 凭什么神女就只批评他强占儿媳,不批评太宗皇帝? 他李隆基表示不服! 还有玄宗这个庙号到底是哪个蠢货给他起的,真是太不尊重他了! 而就站在李隆基身后不远处的寿王李瑁(4)的母妃武惠妃(5)在听到有皇帝强占儿媳的丑事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媳。 毕竟在众多王妃之中就属她儿子的王妃最为年轻貌美。 武惠妃心中咯噔一下,虽然她的儿媳杨玉环已经为她儿子生下两个孩子,但她还是十分担忧。 而担忧之际又是对皇帝的承诺很是半信半疑,于是便暗自决定得尽快叮嘱儿子和儿媳尽量不要出现在他们好色又大胆的父皇面前。 只希望上天不要对她那恩爱无比的儿子儿媳如此残忍。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倾尽天下】提出来的错处,我写着写着就把李显和李旦弄混了,唐睿宗李旦 才是李隆基的父亲,而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是李隆基的伯伯。 唐玄宗李隆基:都是李林甫和安禄山的错!朕是天子,朕怎么会有错呢?!【理不直气也壮.JPG】 (1)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2)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自诸葛亮《出师表》 (4)李琩(?-775年),初名李清,陇西狄道(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母为武惠妃。 早先由宁王李宪抚养。开元十三年(725年),封寿王,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二十三年(735年),拜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瑁,迎娶杨玉环为妃。二十八年(740年),结束与杨玉环的婚姻。天宝四载(745年),迎娶韦昭训之女。安史之乱后,跟随唐玄宗逃奔蜀郡,抚慰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