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公里远,林筱满再三确认附近没人,才敢从空间里面拿出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飞快地蹬着往城里赶。
其实林筱满对自己的商品还是很有自信的,但主要是这个年代不允许个人买卖。
她要是敢大大方方往地上一坐,开始摆摊,都不用等开张,就直接因为投机打把被带走接受改造。
这个年代是有个体裁缝的,但是通常都是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的,不过一般都特别隐蔽,要熟人介绍才行。
所以现在难的主要还是,这买家需要自己寻找。
城里面是有专门的服装店的,不过都是公家所有。
而且这个年代衣服上打补丁,会被别人认为具备艰苦朴素的美德,基本上一件衣服破了就是缝缝补补,大补丁垒着小补丁,大家都很少买新衣服。
所以服装店的规模不大,数量也少。
林筱满骑着自行车,问了好几个路人,才七拐八拐找到了一家外形特别朴素的“合作社服装店”。
这服装店的外部装修实在是太朴素了,以至于林筱满绕了好几次才总算锁定了目标。
她想清楚了,这找买家无异于大海捞针,不如直接来服装店蹲点。
来服装店的,肯定是有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