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人数的多少成正比,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很多时候只会帮倒忙。那他为什么还散布这个消息呢?难道是想要敌人请示自己?
“不要说这些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消息!”薛仁贵问道:“说说那些你亲眼看到的,比如龟兹的粮价、牲口价格、还有,你亲眼看到过吐蕃人的统帅吗?”
“粮价至少翻了三倍,大牲口根本就买不到!”信使答道:“至于钦陵本人,我没有亲眼看到他,但吐蕃大军在攻城时,我的确看到了他的大旗!”
薛仁贵点了点头,粮食和大牲口的价格和吐蕃军队的数量息息相关,这么看来,即便钦陵并没有亲自指挥这次突袭,吐蕃人在这次进攻中也投入了不少兵力!
“大总管!”郭待封大声道:“我们应该迅速出兵,安西兵在疏勒城被吐蕃人围攻,危在旦夕,从陇右去西域要走几个月呢!”
“如果情报属实的话,吐蕃人已经占据了西域!”阿史那道真道,他离开鄯州没多远就折返回来了,他在半途中得知吐蕃与突厥贵族的那次会盟已经被破获,参与密谋的几个突厥贵族都已经被处死了:“他们就是主,我方反是客军了,主客已经易势,总管须得把这个考虑进去!”
“那又如何!”郭待封似乎把阿史那道真当成了自己的敌人:“难道就不管坚守疏勒城的将士们了?那可不成!”
“并不是不管,而是须得仔细斟酌,说到底,疏勒城内有山泉,地势险要,存粮充足,吐蕃人一时间也攻不下来,西域之地易攻难守,吐蕃人也不可能长期重兵屯守,我们大可待机而动!”
薛仁贵似乎全然没有听到两个副手的争执,他的目光始终钉在几案的地图上。当时唐军前往西域的主要道路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这是位于祁连山脉东侧融雪灌溉的肥沃带状狭长土地,而吐蕃人进入西域的青海道则位于祁连山脉的西侧。由于吐蕃人已经控制了安西四镇,在西域的唐军残部只控制疏勒城等少数地势险要的据点,如果唐军沿着河西走廊驰援西域,那吐蕃人就占据了以逸待劳的主场优势。而且即便唐军打赢了,最多也就夺回西域,吐蕃人完全可以看到形势不利就沿着原路退回青海,像这样被动应对的策略并不符合薛仁贵的胃口。
“相较于河西道,青海道要难走多了吧?”薛仁贵突然问道。
“不错!”信使虽然还不明白薛仁贵的意思,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河西道沿着祁连山东麓而行,不但走的几乎是平地,而且一路上水草甘美,出了嘉峪关之后才有一些沙漠,其间也有不少绿洲;而青海道不但要经过高山,而且其间很长一段路都是少水干旱之地,远不及河西道!”
“嗯!”薛仁贵点了点头:“那我军若是直取敌方腹心之地,吐蕃兵由西域返回,岂不是我为主,彼反为客?”
这一次屋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薛仁贵的意思,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毫无疑问,假如薛仁贵的计划得以实现的话,唐军不但能够收复被吐蕃人攻陷的安西四镇,还能将青海之地夺回,甚至登上雪域高原,彻底覆灭吐蕃也不是不可能。
“总管之策虽妙,但眼下我们对吐蕃人敌情还不够了解!”阿史那道真道:“说到底,吐蕃人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进攻西域,还没有切实的消息,而这关乎于此战的胜负,十余万将士的生死!”
“是呀,但西域距离这里有数千里,就算得到了消息,传递回来也早就过时了!”薛仁贵道:“岂有十成的把握才出兵的道理?”
这一次阿史那道真也不得不点了点头。中国古代的边疆战争和中原战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形态:边疆地区,尤其是北方边疆地区战场的范围要比中原大得多,行军上千里是司空见惯,便是两三千里也不奇怪,如此漫长的行军距离,以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和通讯条件,从策划到出征,然后接触、交锋、决战有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也不稀奇。如此长的时间,很多情况发生变化再正常也不过了。所以任何预先的筹划都只能有个大概,大部分事情都要主帅临机决断。
“大总管说的是!”郭待封兴奋的站起身来:“末将愿为前锋,领兵讨贼!”
“郭将军莫急,出兵之事现在还要详细筹划!”薛仁贵伸手向下按了按,虽然嘴上没说,他肯定不会把至关重要的前锋交给这个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单独带兵打过什么打仗的“名将之后”来指挥。
待到众人退下,薛仁贵留下了阿史那道真,他更相信这个突厥可汗的后裔,毕竟在青海荒野平旷之地,骑兵远比步兵更有合适,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突厥骑兵的勇猛和忠诚。
“此番出兵,我打算亲领前军!”薛仁贵并没有绕圈子:“后军和辎重交给郭待封!至于你,先领突厥骑兵沿河西道西进,作出援救西域的样子,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
“您打算直取青海?”
“嗯!”薛仁贵道:“我打算春天进兵,那时战马牲畜瘦弱,吐谷浑和吐蕃人行动缓慢,我和你领精骑在前,掠其畜群,郭待封领步卒辎重,于险要之地设栅坚守,这样我军若胜,便可两军汇合向前,若败,也有能据守之地!你觉得如何?”
“确实不错!”阿史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