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曹阳吹过的牛,最终都实现了。
这一次“嫦娥号空间站”的发射上面,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完成核心舱的发射之后,第二周就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开始把更多的空间站构件发射升空。
毫无意外,这一次的发射也是非常成功的。
不过,新的构件发射升空之后,一个全新的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启明星科技及同行的眼中。
那就是启明星科技是否有能力在太空之中把这些构件完美的组装起来,让它们真正的发挥作用。
这种工作在地面上的话,其实是一点都不难。
甚至组装工作对于许多产品的生产来说,算是最简单的一个工艺了。
但是在太空之中,这個问题却是一点都不简单。
只要是某个角度稍微没有调整好,指不定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轻的话就是浪费时间重新折腾,严重的话直接就把设备给搞废了。
不管是哪一个结果,肯定都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
以前,很多人观看空间站相关的一些操作,都会觉得慢悠悠的,实在是不过瘾。
这里面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
一方面,本身空间站相关的各种移动动作,都是很细微的操作,你动作大了是不行的。
当然了,想要在太空之中再搞大动作,也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有相关的动力输出才行啊。
像是发射的时候,依靠的是火箭的推力。
但是空间站要长期运行,要是依靠火箭的话,虽然不是不行,但是就会带来许多的问题。
像是国际空间站上面,每年就都需要依靠北极熊去发射火箭,运输一些燃料进行。
为的就是让国际空间站能够正常的运行。
这一次启明星科技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许多人都关心的。
“一号霍尔推进器启动正常!”
“角度调整到位!”
“打开三号对接设备!”
“对接成功!”
在启明星科技内部的控制大厅,技术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监控着嫦娥号空间站核心舱跟其他构件的组装连接工作。
由于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只有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才会进行人工介入。
所以控制大厅内部的气氛并不算是特别的紧张。
毕竟类似的操作模拟,之前已经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曹总,这一次我们的核心舱跟其他构件的组装速度,比其他的空间站快了好几倍。”
“一般的空间站要组建这种构件,往往需要耗费好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在半天之内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这里面大推力的霍尔推进器是功不可没啊。”
赵思宇站在曹阳面前,全程观看了这一次的构件组装过程。
虽然之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实操,所以大家都还是比较重视的。
“这个霍尔推进器的推力可以达到多少呢?”
曹阳自然是知道核心舱的各种设计结构的,毕竟有不少项目都是他亲自参与的。
不过,跟着曹阳和赵思宇一起观看这一次对接过程的钱俊峰,心中就有无数个问题想要确认。
霍尔推进器利用了霍尔效应,这种效应是指把通电导体置于磁场中,洛伦兹力就会让导体中的电荷发生偏转,从而在导体两侧产生电压差,即霍尔电压。
霍尔推进器的核心部件是离子发生器,其中有离子化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氙气。利用霍尔效应产生电场,把离子以每秒10至80公里的速度高速排出,从而产生推力。
相较于化学火箭发动机,这种推进方式不需要燃料的燃烧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而是利用太阳能、磁场和电场来产生高速离子流,所以能够更高效地把能量转换为推力。
霍尔推进器拥有极高的效率,同时也具有很长的工作寿命。
正常情况下,霍尔推进器可以持续运行数千个小时,而传统火箭推进器只能运行数分钟到几个小时。
这使得霍尔推进器在长时间航行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例如,当人类开始探索火星和其他行星时,霍尔推进器可以为宇宙飞船提供可靠的推进力,从而使宇宙飞船能够在太阳系中旅行数年甚至数十年,而不必担心燃料耗尽的问题。
除了探索太阳系,霍尔推进器还可以在深空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探索遥远星系中的行星、恒星和黑洞,甚至可以用于进行星际旅行。
所以许多国家都对霍尔推进器进行了许多研究。
北极熊那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玩意了,美利坚的方向虽然略微有点不同,但是现在也是在大力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
但是华夏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之前都是比较差一些的。
哪怕是已经追赶了许多年,到现在为止,航天科技的霍尔推进器的推力,都还是停留1牛以内的水平,单位都只能用毫牛来标注。
但是北极熊和美利坚却都已经进入到了以牛为单位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