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百官们已经等在应天门外,却迟迟不让入内。
正当百官等的焦急,议论纷纷之时,只见已经升为内常侍的高延福匆匆赶来。
“圣上龙体微恙...下旨罢朝几日,朝政事宜全部交由政事堂处置。”
皇帝身体欠安,这对历朝历代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甚至事关国体。
高延福这边刚刚高声说完,这边群臣就紧张的凑了上来打听:“高内侍,圣上春秋鼎盛,平日里龙体也是甚好,怎么就龙体有恙了呢?”
“是啊...圣上现在龙体怎么样了?”
“诸位大人勿忧,圣上乃是因为操劳国事,太过劳累,今早起来有些眩晕,太医说了,休息几日便可...”高延福笑着说道。
高延福虽然说的轻巧,但是百官们可都是八百个心眼,各有各的心思。
有的是真心关心李旦的病情到底如何...
有的想趁这个机会表现一番,抢着去探望...
有的心中猜测,豆卢婧瑶有倾国倾城之姿,李旦会不会是被其女色所迷,纵欲过度...
有的怀疑李旦会不会也得了风疾...
更有甚者,担心李旦像他大哥李弘那般突然暴毙...
皇帝的事情无小事,更何况是生病这样惹人关心的大事。
这种情况,最好的就是让百官们亲自看一眼。
但是百官一起去探视,乱吵吵的也不是个事,所以一般情况下,大臣们会推举几位德高望重之人代表百官前去探视。
一来表达关心,二来一探究竟。
说到推荐人选,百官心里已经有数了,自然是从一众宰辅之中选了。
“我推举刘相公前去探望圣上...”
“我推举狄相公前去探视...”
百官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商定了刘祎之、狄仁杰两人前去。
他们俩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只是刘祎之更加谨慎的说道:“除了我与狄相公,还应该从宗室之中选择一位同去才好...”
这天下毕竟是李家的天下,所以刘祎之叫上一位宗室也是思虑周全。
李唐宗室之前已被武则天与武家人采取一应手段,迫害的所剩无几。
李旦当时虽然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但是这些人不是不明不白的死在流放途中,便是死在了流放之地。
所以历史宗亲之中所剩甚少,有威望者更是被灭的一个不剩,众人望向宗室,也只能推举成王李仁了。
这李仁乃是太宗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嫡长子,别号李千里。
李承乾造反被杀之后,李恪在百姓间的威望最高,但是长孙无忌想立外甥李治为太子。
后来长孙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又将李恪的四个儿子全部流放岭南,好在李仁有强健的身体,适应能力极强,在岭南那种崎岖复杂、条件奇差的瘴病之地,诸多恶劣的条件下,竟然很好的活了下来。
武则天当政之时,根据对手的对手就是朋友的原则,她当年也与长孙无忌是对手,所以就赦免了李仁,并加以重用。
李仁在江左做官时,廉洁奉公,颇有贤名,武则天听说了,于是就派人去当地看望慰问了一下,并送上六个字“儿,吾家千里驹”。
这李仁也是聪明,马上便上书请求改名“李千里”,李仁这么有眼力劲,倒是让武则天甚为开心。
后来李千里见武则天喜欢祥瑞,就到处收集祥瑞进献,想方设法的讨武则天欢心,以求能保身。
李千里的聪明之举,倒真的给他带来了好运,后来,即便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但惟独没动李千里。
李旦登基之后,派人将李氏宗亲都招了回来,李仁便是其中之一,获封为成王,并恢复了原名李仁。
李仁的性格轻率,而且是个大好人,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野心,平时待人也很友善,所以在官员之中,倒也有些威望。
刘祎之、狄仁杰两位宰辅加上李仁,三人便入宫去见圣。
李旦的身体其实啥事没有,一系列的改革已卓有成效,告一段落,平日里处置的也都是日常政务,即便李旦不在,政事堂的几位宰辅也会处置的很好,何必劳神苦思,什么事都由自己亲自来办了。
而且李旦之前整饬吏治之时,已经将政事堂制度理清了。
政事堂由几位宰辅集体决议,又让言官和史官参加政事堂议事,负责监督。
刘祎之、狄仁杰、袁恕己、娄师德、崔玄暐、姚崇等人个个能力突出,也都是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
所以李旦也乐的放手,享受一番美好生活,于是就想着找个借口偷懒几日。
当然,李旦也不是只是简单的偷懒,其中还夹着试探,因为要不了多久,李旦会将朝政的处理权慢慢移交给政事堂,李旦现在就在试探着慢慢放手。
除了重大军事部署、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官员任免、大额款项的使用这一类“三重一大的事情,其他事宜一概放手。当然这是李旦的自我计划,并不足以跟外人道也。
所以刘祎之三人在贞观殿见到李旦之时,李旦才刚刚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