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娜带着突厥残部定居在了金山一带,开始了游牧生活,这让李旦也放下心来。
大唐最大的两个敌人,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现在已经全部被李旦给打趴下了。
吐蕃是灭国,其地尽归大唐。
突厥虽然没有完全灭族,但是其人口已失,其地也被大唐和其他部族所占,与灭亡无异。
李旦设下五大都护府,威慑掌管东北、北面、西北、西面、南面诸邦国部族。
这五大都护府自东北开始分别是安东、安北、北庭、安西、安南。
高宗总章元年,在唐朝灭亡了高句丽之后,将其地分为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并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治所便设在了平壤,第一任安东大都护叫魏哲,魏哲死后,便由薛仁贵接任。
后来由于安东的地理位置偏僻,安东的战略地位也不高,便将安东都护府抑制了辽东郡,治所在襄平,后又移至新城。
安东的大都护便由幽州都督兼任。
后来李尽忠、孙万荣带领契丹作乱,占领了辽东重镇之后,安东都护府与大唐的道路曾一度被阻断,直到灭了李尽忠之后才恢复。
现在东北一带契丹已灭,祸害已除。
而平壤一带则被渤海的大祚荣所占,现在大祚荣已经臣服大唐,算是大唐的藩属之国。
李旦索性便将安东都护府迁到了营州,任命曹仁师为大都护,用以防范东北。像是渤海、黑水靺鞨、新罗、室韦、奚人等...
在安东都护府的西面便是安北都护府,现在已经将治所迁到了原来突厥的北牙乌德鞯山,大都护是崔智聅,用以管辖突厥之地和北方诸部族,像突厥残部、回纥、铁勒...
由于安北连座像样的城池都没有,崔智聅正带着士兵们一边屯田一边筑城...
安北的西面便是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算是大唐在西域的双子星。主要是防范突骑施,原来的西突厥诸部以及西域诸国...
北庭的大都护是薛讷,安西的大都护是唐休璟。
这四大都护府主要是针对大唐北境,自东向西的所有威胁。
而南面则在交州设立了安南都护府,治所在宋平,现在越南的河内,控制岭南之地,都护则由交州刺史兼任。
所谓“都”,就是全部、总的意思。
“护”,则是护卫、保护的意思。
“都护”在一起就是“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的责任就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进而维护和稳固大唐的统治。
五大都护府犹如五把利剑,悬在大唐周边的诸藩邦头顶之上,让他们不寒而栗,哪里还敢有异心。
李旦用此举辑宁内外,扬威四海。
时间很快来到了永昌二年,眼看着就到了正旦之日。
大唐对外的战事已毕,在外征战的禁军也都返回了洛阳。
这一年大唐在北疆战事之中全部取得胜利,而且灭了契丹、突厥,以及平息了各处的乱兵。
大唐的子民自然是十分的振奋,社会上的凝聚力也空前团结。
外战的胜利最是能提振国人士气,凝聚国人力量。
但是战争也给大唐带了不少的伤亡,而且也消耗了许多的钱银。
好在之前大唐有深厚的家底,支撑起了这次战事。
现在李旦的战略意图已经达到,对外立威,对内凝聚,内外咸服。
时值正旦,也就是春节,洛阳城中早已经搭建起了彩楼,拉起了彩旗,挂上了彩灯...百姓们换上了新衣服,走亲串友...各家各户都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插上了桃枝...到处都显示出一派热闹祥和之象。
李旦则痛痛快快的给满朝文武放了一个长假,除了值班人员,让官员都在家好生休息。
但是有些人却注定休息不了,而且这段日子还异常的繁忙,那就是鸿胪寺的诸位官员。
“鸿”者,声也。
“胪”者,传也。
“鸿胪”者,传声赞导也。
所以鸿胪代表着的是传达信息,指代的便是对外交往。
大唐的鸿胪寺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及凶仪等事宜,大致相当于想在的外交部。
下有典客、司仪两个署,为二百五十五人。
现在大唐国威远扬,四夷咸服,四域诸国及部族纷纷遣使来洛阳,向大唐进贡朝贺。
洛阳城内的使团络绎不绝,各种肤色毛发、服饰装扮、语言举止的人纷至沓来,万邦来朝的景象再显。
由于前来朝贺的邦国和部酋太多,出乎了朝廷的预料。
但是来者都是客,况且有些藩属部酋是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带着岁贡和贺礼而来,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
大唐作为礼仪之邦,当然不能轻慢了这些邦国部落,不能失了礼数,况且人家还带着这么多的贡品前来呢!
鸿胪寺早早做了应对,在洛阳的城门外设下了外宾接待处,负责迎接外邦使节,接收朝贡的物品,安置他们到鸿胪客馆住下...
这些时日,整个鸿胪寺忙的是不可开交,焦头烂额。
万邦来朝的景象在大唐虽然也发生过不少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