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内,全城百姓和官兵全都列队在城门处,人声鼎沸,翘首以盼,期待着李旦的到来。
崔智聅、王孝杰也已经站在城门外等了多时。
他们已经得到了李旦杀死了骨笃禄和元珍的消息。
按照李旦的计谋,仅一日之间,唐军以极少的代价便消灭了突厥十万人马,剿灭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和阿波达干阿史德元珍两人,如此丰功伟绩,谁人能敌。
要说刚开始,崔智聅和王孝杰还对李旦的能力有些怀疑,现在则对李旦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只有唐休璟有些不悦,他认为若是夏州军及时追击骨笃禄,杀死骨笃禄的人就应该是他唐休璟。
当李旦带着三千人马呼啸而来,打头的是安金藏和陈子昂,他们俩各自身着一身锃亮的白色盔甲,神情高傲,一个拎着骨笃禄的头颅,一个拎着元珍的头颅,策马飞过百姓面前,引来百姓们啧啧称赞。
见到李旦手下的两员大将如此神武,百姓们更加期待豫王李旦的身姿,
后面的大队人马紧跟着赶来,人马军容齐整,刀明盔亮,旌旗猎猎,军威甚是雄壮。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匹紫色的骏马,马上驮着一位美丰姿,少倜傥的年轻人,年轻人一身金黄色的盔甲,腰间别着一柄宝剑,看上去既英俊潇洒又英勇神武,犹如一尊天神,正是豫王李旦。
百姓们怎么也想不到,打败骨笃禄的豫王竟然如此年轻又如此英俊,纷纷振臂高呼道:“豫王英明神武,大破突厥,剿灭骨笃禄...”
男子们羡慕李旦可以杀敌报国,立下不世功勋。
女子们则投来一片爱慕的目光,这不就是她们梦中的盖世英雄嘛!
崔智聅与王孝杰连忙迎上去,拱手施礼,高声叫道:“请王爷入城...”
崔必安刚想走上前去拉紫骍马的缰绳,但是崔智聅抢先一步,将缰绳拉过,牵着马步入城中,接受满城百姓的欢呼。
李旦摆出如此盛大的军威入城,并不是为了摆谱,为的是提振大唐士气,提升边疆百姓的凝聚力。
但是让崔智聅这样一位老将为自己执辔,这就不合适了,李旦连忙制止道:“崔将军,不可...”
崔智聅身为朔州守城主将亲自为李旦执辔,这是对李旦的最高礼节,也是代表满城百姓对李旦的敬意。
“王爷你安坐马上,在边疆,不讲身份,只讲功劳,别说你是王爷,就算只是一位士卒,若是能立下如此大功,我替他执辔也没有什么不可的...”崔智聅说的诚恳,也是发自内心的。
崔智聅不由分说,牵着马匹便往城中走去,两侧的百姓越聚越多,都来争相观望这位犹如天神的亲王。
李旦也没有端着架子,而是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引来百姓的阵阵欢呼,把李旦面前的道路也挤得水泄不通,好在崔必安带着人马在前面开路,才勉强通过。
好不容易走到了署衙,李旦这才安然下了紫骍马,随着崔智聅入了内,又擂鼓升帐,招来朔州和夏州一众将领。
只见一众将领鱼贯而入,朔州将领在左,夏州军在右。
“王爷,我已命人紧急起草了一封向朝廷报捷的文书,请你过目一下...”崔智聅站出来,递上一封书信。
李旦接过一看,信上将此次战役的情况写的非常详细,从李旦制定计策,平息夏州兵哗变,秘密伏击突厥,以及唐休璟追击骨笃禄、李旦在蟠龙山的两山口全歼骨笃禄...等事情说的非常细致。
这封信倒是没有问题,写的也很中肯,将大多数功劳都归功于李旦的运筹帷幄,以及冒险亲自指挥士兵歼灭骨笃禄,其他的将领也都有各自的功劳,只是没有李旦这么大。
只是李旦看后,却将书信撕碎后压在了桌子上。
“王爷这是何意?内容有什么不妥吗?”崔智聅眉头微蹙,有些不解的问道。
众将并不知道信上的内容,但是看李旦今日高调的表现,怕又是一个贪功的主,心里全都在嘀咕着,也都铁青着脸看着李旦。
将士们在前方冲锋陷阵,拼死卖命,往大了说是为了守卫家园。
往小了说就是为了挣得军功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所谓贪人军功犹如夺人性命,所以将士们最痛恨的便是贪功之人。
就在众将眼睁睁的看着李旦的时候,李旦却不慌不忙的笑着说道:“我对这封确实不满意,把我的功劳说的太过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我只是出了个主意而已,做下决定的是崔智聅将军和王孝杰将军...还有主动追击的骨笃禄的唐休璟,至于杀死骨笃禄和元珍的,你们也都看到了,是陈子昂和安金藏...”
李旦此话一出,众将全都惊呆了。
李旦说的轻描淡写,把自己瞥到了一边,好像这次战事与他毫无关系一样。
众将领从军多年,还从未遇到过一个人明明指挥了战役,也可以说是主导了战事,但是最后却把自己置身事外。
众人一脸懵逼,都看不懂李旦是何意。
那唐休璟更是诧异,他原本心里对李旦带着妒忌和恨意,但是李旦主动让功,甚至提及了他的追击之功,让唐休璟感到自己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