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现炒的南瓜籽,你们尝尝可行。”刘花生一路举着锅铲,从锅台走到了刘红枣的屋里。
“行了,行了,再炒就老了,赶紧熄火盛出来。”刘红枣不顾烫手尝了两粒,炒的有点焦,但是特别香,可以连壳嚼碎咽到肚子里。
“哪能熄火,还有半篮子西瓜籽没炒呢,你俩等着啊。”刘花生满脸得意,举着锅铲又出去了。
今年夏天她家种的西瓜,从瓤到皮一点都没浪费,就连吐出来的西瓜籽,都被细心的刘红枣收集了起来,这不今天刚吃过午饭,刘花生就嚷嚷着要炒瓜子吃,顺便将南瓜籽一并炒了。
还别说,大雪天里没事做,姐几个聚在一处暖被窝,一边织着毛衣唠着嗑,一边吃点甜的咸的干货,小日子过得还真挺惬意。
“二姐,你别光顾着吃,狗的毛衣你自己织。”刘桂圆将织了一半的毛衣丢给她,自己去客厅找染了色的好毛线了。
刘桂圆从一只布口袋里,抓出一大把鹅黄色的羊绒,然后用纺锤麻利地纺起来,她们自己并不急着织毛衣,主要还是在家纺羊毛线,纺出来存在一旁,留着以后用。
“桂圆,鹅黄色的你多纺点,我想织一件比甲,就是不知道用什么针好看?”刘花生爱俏,如今家里有这个条件,就很愿意在吃穿用上花心思。
比甲,在刘桂圆看来,其实就是没有袖子的马甲,有温婉些的长款,也有显得俏皮的短款,刘花生身高130左右,勉强穿个长款,像自己110的身高,就只能穿短款了。
说起身高,刘桂圆就很担心自己长不高,虽然刘崇山和张香雪的身高都还行,可这副身子好久都没跟上营养,她就怕对以后有影响,所以经常从镇上买点猪筒骨回来熬汤喝。
可是从夏天喝到冬天,眼看大姐比初见时高了半个头,二姐也有了长个的苗头,就剩自己还和原来一样,矮的跟个萝卜头似的,刘桂圆只能默默安慰自己,自己还没到窜个头的年龄。
正胡思乱想,外头响起砰砰的拍门声,大开一开,是二叔刘崇林来了,手里端着一个大海碗,上头还一个碗倒扣着,看不到装的是什么。
“二叔,你咋来了,可是有啥事?”刘桂圆一边问他,
一边迎他进了堂屋。
“没啥大事,你二婶娘搁家炸了点臭豆腐,上回你们说爱吃,拿过来你们尝尝。”
“臭豆腐腌好了?”刘桂圆眼前一亮,她好久没吃过臭豆腐了。
“早都腌好了,本来要搁镇上摆摊,可是你铁牛哥不听话,俺俩都没有那个心情。”二叔坐下来,说起铁牛的事,就是满脸的愁。
“这咱咋说,铁牛哥留在吴家了?”刘花生夹了一块臭豆腐,边吃边问。
“没有,前儿才回家,衣服铺盖都带了回来,绝对不回去了。”二叔说完这话,犹豫了一时,然后才找机会开口,慢吞吞的说:“我心想他过了年就15了,不能还跟以前一样不着调,好歹搁镇上给他租个门面,以后就老老实实做买卖。”
“租门面?哦,租个门面也蛮好的。”刘桂圆有点听出二叔的意思了,不过她装不知道。
“他说看中一家店铺,离东南码头很近,原店家明年不想租了,正好可以接手过来,就是租金太高,要十五两银子。”
刘崇林和李秋芳自打卖竹筒糕,拢共才挣了八两多银子,刚放在口袋里没多久,就得掏出来为儿子付租金,就那还差一半,只能硬着头皮来她家借。
“你们仨这咱手头可宽绰?我心想从你家拿点钱使,能凑个十两八两最好,凑不到我再到铁牛舅家问问。”二叔说完这话,心里就有些忐忑不安,怕三个丫头不愿意借,毕竟铁牛几个舅舅手里都没有钱。
刘桂圆没敢答应,先看了两个姐姐的意思,看她们微微点头,这才正式回了话:“俺三个手里正好有点,二叔你要就拿去用,不过这钱算从你手里出的,俺们以后拿也还从你手里拿。”
二叔刘崇林明显松了口气,不住感叹道:“还是你仨个好说话,你们放心,不要一年二叔肯定能还上,不会使太久的。”
刘崇林拿了十两银子,还有刘红枣腾给他的大海碗,略感轻松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