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
如果是龙套,那结束的时候,领钱排队,签名;剧组的餐费自己结,大锅饭盒饭;服装保管,器材保管,耗损……这年头又不用出住宿和机票,反正其实账目还是挺好算的。
唯一的问题是怕有人贪污,毕竟只要有心,买菜钱都能扣出几粒沙来。
所以阿春一般都是两两凑对去,干本职工作的和别人一起,这样就算抽也抽不了多少油水。
“这好似不是我们之前的账。”袁小姐一打眼就知道了。
梁实的会计部门是全行出了名的抠门,到了连卫生纸都要省的地步。以前还出过丑闻,买劣质的道具,让演员摔成重伤,其他的武师被她克扣到要跑的地步。
冯孝信当年其实不算起眼,后来因为太过抠门,包括隔壁万兴的老板,俞宝荣,大部分的人才都走了,他还一心一意的留在梁实,这才成了梁实的第一班底。
记账在梁实当然不可能全照搬,但于三日借鉴了一点,项目,开销,损耗,一目了然。
梁实之前的账目也不是很差,但是是非常传统的账目,有项目,然后计数的那种。
再往前更早一点,连记账都是没有的,袁小姐来了之后还特地成立了会计部。
于三日说了一下是跟阿春讨教的,袁小姐终于抬了抬眼皮,又看了一遍,发现了武术指导和那些武行的账目是最……干净的,没有乱七八糟的签名,只有冯孝信一个。
并不是冯孝信要贪污,甚至他有时还会贴补一下兄弟们,只不过都习惯了一个人领钱了。
简单来说,不听指挥……不签到。
阿春每天都早上发前一天的钱,不光签名,还签到,她还在旁边摆了个闹钟,保证时间。
缺大德的社畜老板。
“什么都你自己做,那你自己拍电影吧。”
袁小姐把账目往桌上一扔,直接让冯孝信下班了,她对养着这些武行早就有意见了。
当然,袁小姐也是对张成士有意见的:“拖一天就是一天的时间,同那边公司讲,张成士的拍摄时间不够,我们之前说好的数目要改。”她对于三日说的是,张成士最好还是按照新人价格,从新人慢慢做起,否则谁知道这次的票房有多少呢。
袁小姐这个思路,于三日和阿春都是没想到的,随便几句话,这就要从十万往下减了,还真是当初阿春猜测的钱数,不愧是跟陆老爷子往一家奔的。
听完于三日的转达,阿春都乐了,她告诉于三日自己在看旧日八卦:“你知道吗,那位功夫之王要从m国回来的时候,梁实也是这个意思,这是不是代表张成士要红了?”
“要紧的难道不是我们现在吗?”于三日简直服了她,张成士那边的钱可还没给呢。
梁实就从来没按合同走过,这时候又讲合同了。
“那就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呗。”阿春耸耸肩。
“……”于三日看她更像外星人了:“你是说随便拍拍?你还会随便呢?不知道是谁,当初在美港拍《大唐》因为人家吹水偷懒气到恨不得去桥底打小人。”
阿春还因为被摘桃子心灰意冷,要不是后来有陆尚唐君生他们,她搞不好就要走另一条道路演而优则导了。
在外人眼里,阿春向来是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无论什么都做到最好,仿佛她天生不会糊弄敷衍似的,冷不丁一听这种话,简直以为在造谣。
但阿春还真就这么干了,基本上《少林与花》的剧本,刨除了一些之前那一版写的必要梗,还有跟在梁实拍的内景,剩下她是纯粹在现场看到什么写什么的,关键她不停的打补丁,外人就以为她是早就深谋远虑写的,反正比起纯段子,她的剧本又多了许多明线暗线的连续性。
不光如此,因为冯孝信的事情,剧组的其他人对他们不是一般的害怕,打那之后就没见有人迟到过,都是早早就来了。
阿春表面上很满意,掉头就跟于三日排班:“把你手下的拍摄日程给我。”
同一句话她还跟严太太和唐君生说了,于是变成了阿春跟于三日轮班制,拍《少林与花》……
以及《红港街》,一群大牌明星的游览纪录片。
便宜不是白占的,既然占了她那么多便宜,她怎么也得占回来点。
不用梁实的人和机器,就是借用这条线路,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么大面子能在电车上拍这么久,何况阿春也知道,后世可能没多久,电车就要没了。
也没有多复杂,就是一个机器,一群人,打光都不用,聊着天就把历史说了。
阿春看着窗外簇新的红港:“你不觉得很应该把这些东西留下吗?”
在后世人们的记忆中,红港永远都是潮湿闷热破破烂烂,好像垂垂老矣的老人。
老人也有年轻的时候啊。
“或者,当我们老了,这些都是很美好的回忆呢。”
阿春看着还青春年少的同事们,忍不住欣慰的笑了起来,夕阳西下,一群人打打闹闹,电车的叮叮声一声声的响着……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