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其他类型 > 大宋好官人 > 第六百六十八章:农业和工业

第六百六十八章:农业和工业(1 / 2)

张正书自然不知道苏家因为他的到来,而掀起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浪潮。

这也难怪,张正书可是立志要做善财童子的,走到哪里,自然是要散些钱财出去——人性本就贪婪嘛,没有利益诱惑,他们怎么可能和张正书合作办作坊?

只不过在第二天,张正书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要掀起工业革命,前提是农业必须要上一个台阶。最起码,在只用一半人口来搞农业,社会也不会乱套的前提下,才能进化成工业社会。不然的话,整个国家都没粮食够吃,那还搞什么工业化?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其实,古人也是有智慧的,儒家说农业为本,那也不算得大错特错。

只不过儒家只看重本,而没看到器物对国力的提升,所以才显得落后的。

事实上,在宋朝之前,在没有农业技术大发展之前,儒家都是先进的。只不过到了宋朝之后,农业技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甚至可以说是领先全世界了,宋朝的儒家却还没跟着进化,所以就显得落后了。

这就是“独尊儒术”的弊端,儒家不能从其他诸子百家中汲取养分,一如先秦时那样补充进化自身,只能向“理学”、“心学”方向去走,越来越走向极端。说白了,儒家就是个不完整的哲学思想,好比西方的希腊先哲提出的哲学思想一样,只在特定的社会里管用。

一旦社会发生了剧变,儒家就跟不上趟了。

偏生,宋朝提出的“优待文人”、“崇文抑武”,让有能力做学问的文人都去当了官,儒家要前行就更是举步维艰。

说实话,如果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这些学术大牛不去当官,而是去做学问的话,或许大宋还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等地步。说白了,儒家就是在各方的“努力”下,断送了自身进化的道路。

要不是张正书这个穿越人士在,说不定他们还在皓首穷经地钻研“理学”的学问呢!要不张正书怎么就看不起那些腐儒,除了只会说之外,一点做事的办法都没,要么就是脱离实际。脱离实际有多危险?就拿“理学”来说,整整在明清两朝束缚了国人六百多年!贻害无穷!

还好,宋朝这会“理学”也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其他的儒家学派,比“理学”更加吃香的。但是嘛,儒家的门门道道就那些,张正书是万分看不起。除了整天捧着古圣先贤,举着“农为本”的大旗之外,喊着要“仁义”,要“守礼”之外,就什么都不会做了。

别看儒家喊着“农为本”,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地主的代言人。可若是碰到了农民,他们反倒是瞧不起的。不信的话,你叫一个读书人下田去耕耕地看?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这一点,张正书就和那些腐儒大相径庭了。

之前,张正书知道江南的土地便宜,于是他就让家里派人到明州、江南东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等江南地段,都买了不少土地。买土地不是目的,张正书的目的,是推广两季稻。

两季稻,是提升大宋农业的最大杀器。

而两季稻的种植范围,恰好就是在江南一带。要不然,怎么会说“苏湖熟,天下足”呢?

当然了,这句话还没出现。张正书记得清清楚楚,中学历史课本上写着这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一句俗话。但是,到了明末,已经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了。为什么呢?这都是因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一带,因为气候问题,能种植三季稻!两季稻已经是翻倍了,那三季稻呢?

三倍!

粮食翻了三倍!

有这样的粮食出产效率,那会增加多少工业人手?

工业人手一多了,作坊还会少吗!

农业和工业,本来就是

相辅相成的。所以,想要发展工业,必须先让农业发展起来,解放出更多人力投入到工业当中。如果像后世苏联那样,农业都没弄好,就是一味发展重工业,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苏联的解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当一个国家的百姓,连吃饱饭这么个基本要求都是奢望,那么这个国家还怎么维持?即便勉强维持,那也是离心离德的。

换句话说,苏联是偏工业轻农业的反面例子;而中国的宋明清三朝,都是偏农业而轻工业的反面例子。

农业和工业,就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都会跛脚,想跑都跑不快。

就好比后世很多人对米国的印象是:超级大国,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米国的农业也是一样的发达,甚至米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是农产品!可见,农业和工业,必须要同步发展才行!

张正书就是出于这个理念,提前叫人过来布局了。

这不,连苏熙、曾瑾菡都蒙在了鼓里。

“郎君,怎么你一个劲地往郊外走啊?我们好像离明州城,越来越远了罢?”曾瑾菡有点害怕地说道,毕竟人生地不熟啊!

张正书却神秘地说道:“我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曾瑾菡虽然有点好奇,但还是有点害怕。

“之前你不是问,我怎么赚了那么多钱,还是不够用吗?”张正书笑道,“现在就叫你看看,什么

最新小说: 重生九零,为国效力我逆袭当首富 修仙:从猎杀大帝开始 摄政王今天也在努力篡位 另一版的猫命长生 好孕雌性超香软,绝嗣兽人揽腰吻 入警第一天,填满立功表 在be剧情救赎自毁上神 咬心[姐狗] 白月光竟是黑心莲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