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损伤几个皇子。
朝中官员也不少受害的,有死在当场的,也有受伤或是受惊渐渐不行的。
这种战争带来的创伤不会一朝一夕就复原。
眼下要紧的是三件事。
第一就是,北夷人退去了何处?
第二,陛下该正式登基。
第三,就是如今最微妙的那个问题,太上皇他老人家……怎么办?
北夷人掳走了老皇帝和那么多的皇族,不可能一直没动静,总该有下文的。
第一件事,向将军已经派出斥候,得知北夷人如今在雍城附近,也就是汾河附近。至少是退出了京畿。可雍城,卢扬,都是大城,北夷人在那里,驻军早已四散奔逃。
大元如今就像是敞开肚皮的柔软巨兽,由着北夷人搜刮折辱。
“眼下看,他们后方还是不稳。不能一直跟咱们耗着。一时拿不下,就不能继续。”向将军道。
“是啊,眼下也是机会,只要能打赢一仗,就有机会和谈叫他们退兵。”费鸠道。
想将人一举赶回去,如今不太现实。
听着将军们说这些,苏南丞是不太懂的。所以也不发言。
不过,费鸠的话他是明白的,没有一场胜利,确实没有资格谈什么后续。
北夷就算是再内部不稳,两军南下,说明还是有底气的。
等商议的差不多之后,向将军终于问出那个灵魂问题:“如果到时候,阵前拉来了陛下,该如何是好?”
“决不可退!须知退一步,我大元江山就完了。”费鸠不管那些名声之类的废话。
要是怕,他也不会把老皇帝赶回来。
事到如今,他是一点也不后悔。
哪怕新皇帝上去要治罪呢,反正他不在乎。
将军们没人想为老皇帝退一步,但是这话不能这么说。
到时候阵前你正打的来劲儿,人家将老皇帝拉出来了……
太子更为难,他能说什么?他要是说出不救不管老皇帝的话,那真的就不是个人。
可内心,他也不想管。
这方面,文臣们就有话说了。还好现在这里没有文臣,也并不是正式上朝。
步兵营贺统领道:“为今之计,要先请太子殿下即刻登基。其实陛下已经下旨,您也是名正言顺。必须要先登基,才能稳定军心民心。后头的事也好办。”
贺都督也道:“正是如此,这事耽误不得。您早日登基,大军开拔之时您也好鼓励军心。早一日出兵,早一日平定北方。否则时间长了,就无可挽回。”
众人齐声要求他早日登基。
他何尝不想,只是嘴上还要道:“可惜如今父皇还在贼子手中,孤如何敢登基?”
“殿下,陛下虽然落在贼人手中,可天下万民还盼着您主持公道呢。这些日子微臣在京城内外看了多少人间惨剧。京城终究是保住了尚且如此,京城之外的北方诸城呢?”苏南丞痛心道。
“想想是否到处都是焦土,处处都是尸身?您早一日登基,就可名正言顺指挥朝中文武。须知天下是天下万民之天下。就算是陛下也会体谅您。何况,就如将军们所言,拖着又能如何?早日调拨粮草,早日叫大军出发,打赢了才有机会商量啊。”
“是啊殿下,想来北夷人也不敢叫陛下涉险,无非到时候何谈,咱们让些好处,将人要回来就是了。”
众人都这么说,太子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诸位都这么说,孤再推辞,反倒是成了个懦夫。不管有什么骂名,孤都愿意背着。既如此,就叫礼部安排吧。只是如今特殊时候,一切从简,不必安排什么大典。将该有的规矩走了,去太庙跪过祖宗就是。一定不许铺张浪费。”
太子叹气:“孤无能,也愿意以己一身拯救社稷。”
众人跪下:“臣等誓死追随。”
这大概是大元历史上登基最快的一位皇帝了。
何止是登基,他什么都是快的。
三月初三就是登基的日子。确实没有铺张浪费,主要是皇室成员死了那么多,他就算是天底下最大的,也没法不管不顾。
礼部和内事省用最快的速度将他的年号定下,便是用‘元安’二字。
隆帝当年登基,盼着的是国运昌隆,所以是元隆。
如今这一位,盼着的就剩下平安二字了。所以元安他也很满意。
只是苏南丞念着这年号,就觉得……元安?冤桉?
果然这王朝走到末期,就没个好。
不管文臣们有多少意见,这一回,新帝是铁了心跟着武将走。
加上成康侯这个文官各种和稀泥,眼下不管愿意不愿意,皇帝登基在即。
这就是大元最艰难的时候,打仗丢开,今年的天气依旧不好。
如今眼看二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