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掌柜一下子被韩氏打断了思路,又清了清嗓子,方道:“我这铺子虽是新开的,但是开铺子之前,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否则我也没这个底气开粮铺。”
要说庄子,还得是往东北的瑞州,那儿田多地多,庄子多。
就是离这远了点,三百多里地,马车行驶的话也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
“远是远了点,那边庄子多半也是外地人买去的,庄子周边就是村子。请人打理也方便,好些村民都是靠着庄子养活的。”林掌柜道。
“我儿子就在瑞州,叫他先给你打听下。”韩氏抢言道。
林掌柜偷偷白了眼韩氏,他不正要说这事的么,着什么急啊。
“那感情好。”董梅看向韩氏,“我就知道今个没白来。”
“不过呢,你还是着人去看看,这样心里更有普了。”林掌柜道,“了解个大概,到时候我儿子再帮着留意,有合适的再过去,直接就能把事办了。”
“还是林大哥考虑周到。”董梅点点头,“大侄子莫不是在那边有……”
“他啊,在那边帮着收粮。”林掌柜道,“我在那边有个小仓库,那边粮食一收,他着人送来,这样省得我们路上跑来跑去。”
“那孩子是个勤快的。”韩氏道,“他自个也在人庄子里寻了个管事的,东家信任他,倒是不累。”
“还是爹娘教得好,孩儿才懂事。”董梅道,怪不得这铺子补粮很迅速。价格也公道,原来是控制着货源呐。
既然他儿子能当管事的,想必在那边有些年头,而这粮铺子是刚开起来的。
看来是这林家公子的意思,
在这样不能温饱的世道,粮食生意是不会赔本的。
当然也会被朝廷管制着,一般人也别想做大,但是养活一家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梅娘啊,你才教得好啊。莲儿她聪明又懂事,还教会了玲儿不少呢。我呀,定是上辈子积了德。”韩氏说着给秋菊换了热茶,“还有姜家妹子,莲儿可说了,姜先生教了她很多呢。”
“嫂子过奖了。”
见自家妇人噼里啪啦聊了起来,林掌柜才起身去了铺子。
本来他还想跟董梅聊点生意上的事呢,唉。
“再有,这工钱是一定要给的。”对于这个,韩氏一直觉得过意不去,每次塞钱给青莲,总是被她拿董梅的话挡了回去。
“嫂子,这个是之前就说了的。”董梅放下手里的茶碗,“您别觉得有愧,孩子在您这儿也长进了不少。”
要知道,铺子里请一位账房先生起码也得七八百钱,再有能干的或者有经验的老账房,那都得一两银子以上了。
“这叫我们怎心安啊!”韩氏道,“我这不但多了位账房,还免得得了位先生。”
“你是不知道,街坊邻居可羡慕我们家了。”韩氏顿了下,又端起点心递给董梅和秋菊,嘴角微微张了张,没了刚才的那股子利落劲儿。
“嫂子是有话说?”董梅接过点心碟子,又放回了茶案上。
“梅娘,都是嫂子不好,给你添麻烦了。”韩氏略显尴尬。
“嫂子,您就直说吧。”董梅笑道。
“就是,这些邻居托我问你个事。”
如今青莲青柳在街面这些铺子里可是名人了,特别是些小铺子,都拐着弯打听到她这儿,都想请姐俩教教他们记账的法子。
小铺子大都是一家子经营,没什么利,当然也请不起账房了。
“他们说了,不白教的,一定付工钱。”韩氏看着董梅,人家托到她这儿,她也不好回绝。
“嫂子,这事得容我想想。”董梅道,“孩子能被人看重,说明她们还有点本事。”
“何止有点本事,本事大着呢。”见董梅没有不高兴,也没一口回绝,韩氏才放下心来。
而董梅考虑的是,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姐妹俩发挥长处的好机会,说不定能创一番事业也未可知。
但是她不能在韩氏面前表露出来,省得人家想歪了。
“嫂子,您给街坊回信就说,只要想学的,咱都教。”董梅道,“只是一下子这么多人,我跟孩子们商量个妥善的办法来。”
“是不是太为难你们了。”韩氏担忧道。
“那倒不是。”董梅顿了顿,“凡是有人想学的,您帮着记一下,最好叫玲儿写下来。到时候看看有多少人,我好作安排。”
韩氏点点头,有点迷糊。
“嫂子,一个是教,两个三个都是教,干脆不如一次都教了,大家都省便。”董梅解释道。
“只要不为难你们就行。”韩氏不解。
而一旁跑着小四的秋菊若有所思地看着董梅,看来是给姐俩找到新的方向了,原本还想着让她们一直站柜台的呢。
难道她要姐俩办学堂?
离了林家,趁着还有点工夫,董梅去了躺鑫泰货栈,回头再接姐俩一起回家。
到了货栈,小四又在马车上睡着了,干脆留下志明看着她。
“李娘子,您来得正好,我刚收到周平的信。”张裕手里正拿着信,“这小子说,他干脆守在京都,待最后一批货送去了,再跟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