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就剩老两口,时国安可不放心让时宗义去挑水。这往后天寒地冻的,真是滑到摔哪儿,可不是玩的。当下就打定主意,等下回回家,就找人过去也给家里把压井给按上。 正提着水往前面去时,时国蓉也推着孩子过来了—— 去年上时国蓉又生了个女儿。 虽然李家老两口的意思,要是一胎也是个儿子会更好,时国蓉自己却很开心。 自打三个娃在这里住下来,时国蓉可不是隔三差五就会跑过来,或者帮着把三个娃的衣服洗了,或者给三个娃做顿好吃的。 今儿个会过来,也是正好今日休息,想着侄子侄女们要来了,就先过来看看。 怎么也没有想到,时国安竟然也在这里。顿时惊喜不已: “大哥——” “哎。”时国安接 过去,俯身抱起跟在时国蓉旁边跑的小外甥,往上面抛了抛,“哎呦,我们海潮又胖了。” “⒗(格_格党文学)_⒗” “都啥时候了,早吃过了,你甭忙活了。”时国安忙摆手,“对了,我和你大嫂还有你一哥一嫂以后都会过来这边住。” 时国蓉明显就是一愣: “都过来住?是家里出啥事了?” “不是。是你大嫂要考大学,我已经跟校长说好了,让她插班到毕业班里跟大家伙一块儿学习……” “至于说我和你一哥一嫂,这不是正好这房子有两间铺面吗,我准备和你一哥一嫂一边卖酱油,一边开个饭铺子……” “哎呦,那不是说,我以后就能经常见到大哥大嫂你们了?”都是两个娃的妈了,时国蓉却依旧开心的差点儿跳起来。正好摇车里的女儿也睡着了,时国蓉就也挽起袖子,跟着时国安一起收拾起来。 下半晌时,就把两间门面房擦得窗明几亮。 “这会儿还早,我正好去买些米面粮油什么的。” 按照时国安的打算,既然准备开小饭馆,那就宜早不宜迟。初步打算是以卖早点为主。到时候蒸几锅包子,炸点儿糖糕油条,再配上玉米碴子汤和甜咸两样豆腐脑。 其他时国安不敢保证,豆腐脑和玉米碴子汤,却是笃定一准儿卖的出去—— 他这次带过来的玉米和豆子,除了从村里收了些外,还特意从自家那个小粮食囤里带了一些过来。 小粮囤里装的玉米也好,豆子也罢,可全都是自家院子和自留地种出来的。因为是赵洺岐和时樱两人一块儿捣鼓的,产量那是真高,味道也是真美。就只是存的不多,时国安就准备到时候和其他掺着一块儿吃。 可饶是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可也美味的多。 时国安已经谋划好了,到时候自己泡豆子做豆腐脑,多出来的豆腐渣还可以用来包包子,真是再多了,就再加个香喷喷的豆腐渣豆汁儿咸汤。 “我跟你一起收拾。”干了一下午的活,时国蓉也不觉得累,反而越发精神奕奕,就是小海潮,也变成了时国安身上的挂件似的,寸步不离的跟着大舅舅,不时帮着拿个抹布或者递个扫帚的。 “对了大哥,你手里粮票够不够?”时国蓉又想起一点儿,“不够的话,我回家去给你拿。” “那倒不用,姑姑给我留了不少呢。”时国安直接拒绝—— 老太太级别够高,她又是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手里不拘是粮票还是工业票之类的,都攒了好多,还都是全国通用的那种。前些时日林鹤轩回来时,一股脑儿全带了回来,交到了他手里。 “那成。”虽然生了娃后,时国蓉忙得脚不沾地之下,很少回家,却也知道娘家大哥找到了亲人这件事。虽然不大清楚林明秀到底是啥级别 ,可从动辄就有小车去家里也知道,级别绝不会低了。当下也就没再和时国安继续客气。 兄妹俩走到半道上,又撞见了李根生老两口。 听时国安说打算在县城高中对面那儿开个饭铺子,老两口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就有些不以为然,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在儿子李全友到家后,让他去劝劝大舅哥: “……不说会不会赔,就说这政策,你看着现在不管了,谁知道会不会再变?得了俩遗产,不说好好守着,这会儿就抛洒出去,那不是败家子吗?” 儿媳妇大哥找到了亲姑姑的事儿他们也听说了,据说还是个过得不错的主。可就是家庭条件再好,还能给留下一座金山银山呢? 真是特别厉害的,就把时国安一块儿弄去当工人了,结果费劲巴拉的,就弄走了一个老三—— 说起来这件事,老两口还私下里叨咕着,想着到到时候能不能托时国安的姑姑帮着找找人,把他们家儿子的工作给磨正了。谁想还没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