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桢挽留顾氏夫妇住了几日,才将二人送出了城门。
她看着顾彦挥挥手走远的身影,心头有点费解,这几日顾彦早晚各一次,按时按点跑到城隍庙给她的神像上香。
并信誓旦旦告诉张桢,以前在京城,她就算给城隍神上香,怕是也到不了张桢的手里,如今既然回来了,定然要早晚各一炷香供上。
对此张桢的回答是,没必要。
哪知顾彦对此事很是执着,哪怕是回到家乡,每日打底早晚各一炷香,许是哪日闲得无聊,张桢偶尔能一天收到她五次香火供奉。
惹得张桢夜间跑去入顾彦的梦,问她是不是遇见什么难题了?
哪知顾彦理直气壮回道:“没事,我就是爱给你上个香!”
爱给闺蜜投喂个香火怎么了?谁还没点小癖好。每次一想到平日里正儿八经的张桢,坐在神像中,使劲嗅着她供上去的香火,顾彦心中总是乐不可支。
不过这事不能告诉张桢。
“你们神仙不都重香火供奉吗?你要是香火稀疏,岂不是要被别的鬼神耻笑。咱们这样好,我当然要出一份力。”
张桢:好吧!
直到后来她渐渐弄明白了顾彦的恶趣味,才不再纠结此事,任顾彦去了。
此乃后话。
张桢送完顾彦回城隍庙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很奇怪的人。此人看起来三十出头的模样,身形高大,哪怕是裹在粗布衣衫中,也能透过裸露的手臂看到身上筋骨凸起,一看武力值就不低的模样。
这人倚靠在一家客栈的墙角下,脸色黯淡,面带悲伤。
张桢觉得奇怪的是,她从这人身上完全看不到因果。第一反应是这人不是中州郡的人,再一细看,这压根就不是个人啊!
聊斋多奇人,张桢也弄不清楚这人是个什么身份,不过,显而易见的这人遇见了麻烦。
张桢稍微思索后,走上前去,见这人的目光偶尔会落在对面的面食摊子上,便邀请道:“这位壮士,相遇就是有缘,我想请你去对面摊子上吃面,还请赏光。”
壮汉抬头惊奇地看了张桢一眼,沉思一瞬间后,点头应了。
张桢估摸着这壮汉食量应该不小,就吩咐老板下了三人份的面条,在等面熟的功夫,张桢试探着打听道:“这位壮士哪里人?家住什么地方?”
壮汉摇摇头回道:“陆地上没有我的屋,水面上没有我的船,早上在此村,夜晚在彼镇了。”
张桢一听,下意识皱起眉头,前面两句话听着怎么像是罚语?城隍当多了,总是对有些事很敏感。
此时恰好面来,厚厚的卤子盖在上面,看起来很诱人。壮汉迫不及待端起碗来,没几口就将面条吸溜了个干净,张桢呆了呆,这人吃得也太急了,也不怕烫啊!
见他似乎还没吃饱的模样,张桢赶紧将自己面前还没动过的那一碗面推了过去,壮汉也不客气,比着刚刚更快的速度,又吞下了一碗面。
张桢见此,赶紧招呼面摊老板再煮三碗,并指着不远处的蒸饼摊问道:“再加三碗面够吗?不够我给你加一摞蒸饼。”
壮汉爽快点头:“好!”
张桢起身去买蒸饼,见饼摊上搭卖猪腿肉,便连着肉和蒸饼一起买了回来。
壮汉连着吞下七八个人的饭食后,才停止了进食,抱拳对张桢道谢:“三年了,没曾吃这么饱过!多谢城隍大人款待。”
张桢也不惊诧此人知道她的身份,再次问道:“以你的本事,不应当漂泊流落到饭也吃不饱的地步吧?”
壮汉老老实实回答道:“我被上天责罚,注定该过这样的日子,非人力可改。”
张桢恍然点头,原来是这样。
壮汉看了看张桢,犹豫了一下才说道:“罢了,你是本地城隍,告诉你也没什么大碍。我是天上的雷曹,因为误了行雨,被罚到人间三年,如今也快满了。”
雷曹,专管行雨的天神?张桢觉得她捡到大便宜了!于是开口邀请道:“这位壮士,我的城隍庙晚上没人。”就是有鬼。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去庙里铺个稻草凑合几晚?”
要是不犯规的话,她可以给他在城隍庙里铺个床。
雷曹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张桢回城隍庙时,捡了个人间受罚的雷曹回家,心情颇为美妙。
而被张桢和贺几道合力算计,在柳家“挥霍”仇家产业的单道人,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
如今的单道人,大名柳来宝,小名大宝,正是整整齐齐三头身小娃,刚过了三岁的生日,他就在家中闹着要去城隍庙。
他想着纵然不能一剑砍了张桢,也要当面咒骂一顿出气!
然而二十孝老父亲柳西川却不同意,许是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缺德事干得太多,柳西川一般都是躲着庙宇这类的地方走。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尽量不惹鬼神的眼,鬼神就想不起来要责罚他。
柳来宝三岁小娃,哪怕又哭又闹,起的作用也有限。父母不同意他就出了家门,如果偷溜的话,被拍花子的拍走都算是比较好的结局。
而他祸害不完柳西川的钱,以他和张桢结下的仇,他怕是很难再回到自己原本的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