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 162 章(3 / 3)

路没那么讲究,只要能走就行,官道主要方便官府人员走动和运送物资,规格质量都有要求。

前朝在官道上设立水驿、马驿、递运所,各省还有急递铺,本朝基本继承了前朝的驿路体制,官道沿途的驿站都配备驿卒、驿马、驿船等人员设备,还能更换马匹和暂时住宿。

南南北北运送物资的重任之所以没有被停止海运所影响,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要归在他们发到的驿路体制上。

官道以京城为中心,分别到达各省的重要城池,这是驿路的干线,叫官马大路。从干线还有分达各地方城镇的路,是驿路的支线,叫官马支路。

各省省内的府州和府州、府州和县、县和县之间都设有铺,也就是急递铺,铺与铺之间的道路叫铺路,也在官道的范围之内。北方各省份铺路都是陆路,南方部分省份有陆铺也有水铺,那边水网发达,水路多很正常。

铺路实际是驿路的扩展部分,有时候同一个地方有铺也有驿,那么铺路和驿路就是重合的。有些只有驿路,有些只有铺路,像山多的地方,山路崎岖,基本都没有驿路全部是铺路。

反正都是官路,叫什么名字不重要,能走就行,一般人也不在乎自己走的路叫什么名字。

百姓可以走官道,不过在路上出现官员紧急出行或者运送粮银物资的时候,所有百姓都必须得避让,否则官府完全可以依照律令来问罪。

这年头没有水泥沥青,技术落后的很,修路并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而且官道有固定的尺寸要求,“官马大路”“大路”和“小路”三级,每一级的标准都不一样。

早在秦朝,始皇帝就以咸阳为中心建立起完善的官路系统,标准什么的也记载的清清楚楚,就拿驰道来说,路面有多宽,两侧路基有多高,路边的行道树几步一棵,供人歇息的亭子隔多久建一个,这些都有规定。

始皇帝已经干过的事情,发展到现在自然完全成了体系。

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

以前建城的时候,九里的范围就要见到都城的四边,三个门走的人也不一样,男子走右门,女子走左门,中间的门允许车辆通过,这大概是最早的分流管理吧。

现在没那么讲究,主要是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以前的城池只有九里,现在的城池九十里都打不住,再按照男子走右门女子走左门法子来分,估计城里没人敢出门了。

修路这事儿归工部管,一般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池里的大路基本就是用大石头平铺,城外的大部分路面则是用黄土夯实,有些地方还会用熟土和米浆把土再烧一遍,这样就不会长虫长草。

早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还是要追溯到秦朝,那时候的官道还有路轨。轨道用木头制成,主要是把马车的轮子卡在里面,可以让赶路的速度更快。

要是换成铁轨,再把拉车的马换成其他动力,那就是火车啊。

难怪始皇帝一统天下要“车同轨”,马车上路有路轨,这不统一标准还怎么走?

官道标准严格,普通的路却没那么多要求,基本都是在乡间或者村子到镇子之间,怎么方便怎么来,完全不在乎尺寸。

他这次出去路过了几个江西的城池,那边的官道好多都是石块、石条铺出来的,还有的直接就是山上的岩石自然形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官道最忌讳泥巴路,泥巴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泥浆,尤其那边山多,要是在泥浆里滑倒,后果不堪设想。

后世有红灯停绿灯行,这年头没有信号灯,却另有一套规章制度。

——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除了最前面的贱避贵,后面三个全看路人的良心。

毕竟对权贵不敬权贵可以出手教训,而路上遇到老人不让路,只要不造成严重的后果,估计连谴责的声音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官道都得由官府来管,定时的修缮和看情况铺新路都是地方父母官要管的事情,这也是他们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

要不是没钱修,谁都想要这个好名声。

最新小说: 收徒就能升级?我直接速通! 外室只想原地躺平,你们惹她干嘛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穿越灾荒年:我靠空间养崽崽 温柔的秋水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重生之豪门家主手撕渣男桃花不断 综穿之万人迷被动受宠 重回六零福宝要拯救破碎山河家园 [综武侠]当富江穿进武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