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宴回来的那天晚上, 李述披衣在檐下站了一宿。
她睡不着。
借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借粮, 什么时候借粮都有讲究。
正大光明地把粮食给户部送过去,是最蠢的做法。这样无异于公然背叛太子, 太子心胸向来狭窄, 日后一定会倾尽全力对付她。
她是想脱离太子, 可不是用这样愚蠢的方式。
更何况,这样给户部借粮, 除了能得到父皇一句嘉奖外, 她什么都得不到。李述从来不做这样亏本的买卖。
她要从太子处全身而退,并且……最好能让太子吃一个暗亏。这样才不枉自己当了太子那么多年的狗。
可是到底要怎么借粮,才能让太子不记恨自己,同时也让父皇满意呢?
李述披衣站了一宿,却毫无头绪, 直到太阳高升, 这件事还是压在她心头,一团乱麻, 让她一点睡意都没有。
她随意吃了几口朝食, 正沿着后院湖泊散步,正在想事情,红螺就匆匆走了过来,“公主, 沈大人又来了……”
红螺迟疑着, “您要见他吗?”
经过宫宴一事, 公主的态度已经变了,红螺如今也摸不准李述对沈孝的态度。
李述闻言脚步停了下来。
某种灵光,在听到沈孝这个名字后乍现。昨夜的种种乱麻忽然有了首尾,借粮之事迎刃而解——只要沈孝能为她所用。
沈大人可真是好人,她正愁着呢,他就专程送上门来了。
李述勾唇笑了笑。
“自然要见。”
*
沈孝随着红螺进府,依旧是上一次的路线,绕过影壁后朝东院走,曲折漫长的一条抄手游廊,将他引向后院的湖泊边上。
只是这次不在凉亭上。
湖畔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李述坐在树下阴影处,正在钓鱼。
红螺将沈孝引了过去,然后又悄么声地离开了。
沈孝站在李述身后,拱手道,“下官见过平阳公——”
“嘘……”
李述忽然偏头,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你把我的鱼吓走了。”
说罢她提了提鱼竿,果然竿上空无一物。她目光怨念地看了沈孝一眼。
沈孝连忙闭嘴。
于是沈孝在李述身后站定,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看着她钓了半个时辰的鱼,可是别说鱼了,那个鱼竿动都没动。
也不知是湖里没鱼,还是这位公主的钓技太差。
沈孝等得有些急躁。
征粮的时间越来越短,可二十万石的粮食缺口却一点不见减少。
更何况他此时又着实分不清,李述是真的在钓鱼,还是故意在消磨他的时间。
她的时间多,可他的时间却不多。
沈孝管不了许多,什么鱼啊鸟啊的,他再次开口,“公主,下官今日来找您,商量征粮的事情。”
却见李述懊恼地“哎呀”了一声,鱼竿刚动了动,结果沈孝就开口了,她偏头过来瞪了他一眼,“沈大人,你又把我的鱼吓跑了!”
沈孝叫李述一瞪,剩下的话头一噎。
原来平阳公主还会这样瞪人?她不是只会嘲讽人么。
这是沈孝脑子里冒出的头一个想法。
他立刻将这个想法驱散走,觉得自己真是叫李述晾得无聊,竟然连她瞪人这等小事都要关心。
李述把鱼竿扬了起来,然后重新甩入一片水域,继续钓鱼。
如是又是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可鱼竿依旧没有咬动的迹象。他就算等一天,怕是李述都钓不上一条鱼。
沈孝心一横,也不管她钓鱼了,“陛下的征粮诏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关中大户都要纳粮,臣来拜见公主数次,可公主屡次三番抗拒纳粮。”
沈孝语气中带了一丝威胁,“公主这是在和陛下做对。”
李述闻言,目光这才从鱼竿上挪了过来,她嗤笑了一声,“和父皇做对?沈大人这顶高帽子扣得我真是愧不敢当。”
“既如此,那还请沈大人说说,本宫现如今要怎么办?根据征粮诏,本宫要交多少粮食?”
沈孝一怔,继而忙回答,“根据诏令,公主应当缴纳三万石粮食。”
“三万石?”
李述扬眉,“沈大人,你可真是狮子大开口!”
沈孝解释道,“这数目不是臣随意定下的,这是根据公主的食邑田产等数计算而来。公主家产丰厚,自然比旁人缴纳的粮食要多些。”
“本宫家产丰厚?”
李述看着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仿佛在心疼她的粮食,“沈大人,本宫一年的食邑也只有一万石,你一开口就是三万石,相当于要了本宫三年的家底。”
李述想到什么,忽然笑了一声,“莫非你觉得这是本宫欠你的?三年前沈大人一夜侍寝,如今要向本宫讨三万石粮食做补偿?”
沈孝听得身形一滞。
李述“啧”了一声,“三万石……沈大人的身价可真是高。幸好当初本宫就召了你一夜,若是多召你两三夜,本宫如今可真是消受不起了。”
沈孝闻言,脸色忽青忽白。
鼻子到下颌的线条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