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邦……
汉高祖刘邦和我沛县刘季有么关系?
毫无关系!
【刘邦很气,后果很严重。堂堂天子,御驾亲征,然而,一顿操作猛虎,一看战绩二百五。】
声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呢,刘邦夺得了天下,却制服不了匈奴。一个皇帝,被困在登山,靠着贿赂单于之妻才得以解围出走。因这“登之围”威严扫地不说,还和亲送公主,送钱财,送各种东西。】
【以至于往后百余年里,大汉一直对匈奴客客气气,靠和亲方式来维系双方和平。在军事上也主采取消极避让防御方针,尽量避免匈奴进行决战。】
“权宜之计,汉初百废待兴,没办法。”
李世民指尖轻轻点了点案几,他有话说。
那时候百姓刚刚暴秦□□里走出来,哪里是能继续打仗样子呢。
“然而正是忍辱负重在先,才有了后面汉武帝驱逐匈奴丰功伟业。”
对此,李世民还是看得很清楚。
事实上,他本人也更喜欢,更推崇文景两位皇帝而不是汉武帝,李世民自拿来对标皇帝,除了被各路皇帝用烂了尧舜禹,那就是文帝景帝。
【然而客气也没么用,匈奴是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房屋,没有法律,没有稳定计,冬天来了没饭吃,怎么办?一个字,抢!】
天幕列出了自汉高祖以来至汉武帝时期关匈奴史料记载。
汉文帝时期,三次大规模入侵,文帝本人差点御驾亲征。
再比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有诸侯国勾结匈奴,造成诸多损失。
【他们经常派骑兵南下,烧杀掳掠这种事儿更是没少干。但没办法,形式比人强,只能忍着,直到文景之治后,国家综合国力有了质飞跃,对于匈奴态度才有所转变。】
“所以朕决心就是——只战不和。”
听见殿上传来刘彻低沉又坚决声音,卫青心头一颤,他知道,自机会来了。
果曾经游移不定是因为没有合格统帅,那显然,自和尚未长大侄儿,因有天幕做背书,已经有了领兵打仗资格,甚至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面拿着大汉给好处,一面又不安,始终觊觎着中原,匈奴,小人也!
刘彻面无表情,实际上心里恨匈奴恨得牙痒痒。
么和亲,一点用都没有!
天幕仿佛听见了刘彻在心底愤慨:
【是可忍,孰不可忍!元光六年,匈奴又双叒叕兴兵南下,汉武帝这次一改以前和亲政策,以卫青为车骑将军,兵四路出击,不得不说,当将军天赋可能是俱来,卫青首次出征,便直捣龙城,胜利凯旋。其他三路么……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
【此后卫青军旅涯一路开挂,几次领兵攻打匈奴,立下战功无数。然而霍去病,比他光芒还盛。】
大明
“比不了啊,他只打了六年。”
活不易,朱棣叹气。
但凡是打仗,没几个不对霍去病印象深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短短六年时间里就取得了许多人终其一都无法企及功绩。
虽说比不得霍去病,但是有之年自能做到封狼居胥这一步……
朱棣心里一哂,也算值了。
【咳咳。】
声清了一下嗓子: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么鬼,不是在说霍去病吗?
一段顺口溜让众多人脑子都懵了。
天幕浑然不觉自把一整个场子尬住:
【元朔六年,汉武帝再次组织针对匈奴战争,年仅十七岁霍去病就向刘彻请战,汉武帝心中欢喜,任命他为骠姚校尉,又命大将军卫青挑选了八百名骑兵归由霍去病指挥。】
【起初,大家都没把这八百人小部队当回事儿。十余万人大军浩浩汤汤,光是领兵路将军就有六位之多。八百人,能成么事,一场围击战都打不了。
但谁都没料到霍去病就依仗着这八百骑兵,以“八百标兵奔北坡”态势打了一个漂亮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