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做出这个决定后,沈卓那一直有些茫然无措的心,终于彻底踏实下来,人也真正变得更沉稳与通透。
按照约定的好日子,提前两天带着家人去陈阳府,住到怀安客栈中,等着与怀商队一起上京。
每次的会试主考官,都会引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何殊心里明白他们都在争什么。
拉帮结派的现象在她的打压下,现已变得更为隐蔽,她知道是这顽疾,不可能彻底消失。
但她会将之逐步分化,让他们变得不成气侯,不会给他们留下可以继续发展壮大,成长为庞然大物的机会。
所以何殊等到他们争到后来,在私下里达成某些利益置换与共识后,才让正宁帝当众宣布,他已将几位书院的山长招入京中,令他们秘密出题,共同主持这场会试。
这出人意料的一招,让朝堂上的众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也瞬间引起大臣们的质疑与反对。
“陛下,这怎么可以?参加会试的生员基本都来自各大书院,让那些山长主持会试,难免会有所偏袒,而且他们很了解自家学子的情况,在出题时,也容易出现不公现象。”
“是啊,陛下,科举取仕关系重大,不容出错,此举从无前例,实在不可轻易改动规则。”
“请陛下三思!”
对于这些大臣而言,这是侵害他们利益的一项改变,当然不能,也无法接受,所以反对的情绪十分激昂。
这些大臣们的抗议反应早在预料之中,只是正宁帝态度坚定的回道。
“众卿的顾虑,都很有道理,朕也曾反复思量过,但是朕相信几位山长,他们虽然没在朝中任职,却都是饱学之士,教育经验丰富,也为朝廷提出过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朕认为他们有能力胜任此职。”
那些官员出题循规蹈矩,已然形成固定模式,何殊如今想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现有的规则,逐步给科举增添一些新变化。
等到大家慢慢习惯并适应那些变化,尤其是今后的这些官员都会在这些变化中成长,等到她将来要对科举做些较大的调整时,受到的阻力肯定会比较小。
挖墙角从来都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漫长过程,何殊曾经是个急性子,可是这辈子的出身与所处位置,都不容许她急。
如何把握好做事张驰有度的分寸,是需要她用心研究一辈子的大事。
已邀请入京的几位山长都是人品道德确定可靠,才学绝对不输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的人,毕竟能在朝堂上走到高位,这些大臣们往往都更擅长权术。
由他们出题并主持会试,固然是一次新尝试,也有用来对付朝臣的政治目的,但是何殊相信,他们一定能给科举带来一些更纯粹的东西。
为了确保不泄题,不会出现他们出的题对自家学子有利的现象,是由正宁帝给他们指出命题范围,让他们每个人都在相应范围内出题。
到考试那日,再由正宁帝指定的人在考场当众抽取几道考题,确保在没有解开封条前,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确切的考题。
在此期间,几位负责出题的山长也处隔离状态,没有机会与任何人打交道。
所以正宁帝在面对众位大臣的质疑与反对时,表现得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