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不算什么。
墨雍和瑾瑜先给三个大的报了名交了学费,看着他们的老师把他们领走,才带着两个小的去了幼儿园那边。
这时候县里正规的幼儿园只有一家,每年招收约二百个学生,但很明显这并不能满足县里人口对幼儿园的需求,就形成了小学下设幼儿园的机制。
东城小学的幼儿园其实就是一排教室空出来,小班、中班和大班分别占据两个教室,墨雍给孩子们报名的是大班,因为小班教育墨雍决定晚上在家给两个孩子讲了,白温和白雅都比同龄人要早熟很多,墨雍也不愿意让他们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
倒是大班的班主任是个很负责的老师,直接跟墨雍说可以让孩子们去中班,至少要学会跟同龄的孩子相处和遵守纪律这些东西。
而墨雍则跟老师表示孩子们平常在家里就有上课,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孩子们对大班的课程也学习了一部分,并当场让两个孩子给老师背诵了三字经和手写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次老师很快就同意了两个孩子的入班请求,并表示像墨雍他们这样负责任的家长真的不多。
墨雍知道这是因为县城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还没有提前教导孩子们的意识,他们的普遍观念是孩子学习这些东西应该在学校由老师教导,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过等到再过几年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孩子们从很小就在各种特长班、辅导班徘徊,学习的技能和知识越发的多,可同时负担的竞争压力也越发强了,很多家长还会抱怨不是他想让孩子这么辛苦,实在是孩子不辛苦一点就会比别人落后很多,然后很可能就一辈子都跟不上别人的节奏。
墨雍本身就属于早教的典型,他无法理解这些父母对子女小小年纪就学习如此多知识的心疼和担忧,因为他和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虽然他小的时候偶尔也会羡慕那些肆意玩耍的孩子,但后来长大后他却很感激那时候努力学习的自己,那让他掌握了比别人更多的实力。
当然也许那些家长担心的也很有道理,人生短短几十年,他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辛苦着,享受的时间太短,以至于他并不容易快乐,也很少发自内心的幸福。
不过墨雍愿意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就如同这次赞同两个小的提前上大班,也如同纵容墨财不学习的态度,在墨雍眼中人生的道路是自己的,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们上了学以后墨雍就要去网吧工作,而瑾瑜则要去家里收拾、做饭以及中午的接孩子们,索性学校距离家很近,不至于过于奔波。
孩子们第一天上学中午回家墨雍难得的没有继续在网吧忙活,而是回家陪孩子们一起吃午饭,听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说起来自己一早上的见闻,以及他们认识的新朋友。
孩子们脸上都很欢乐,显然对于自己的新学校和新朋友是满意的,这让墨雍放下了心,毕竟他可是在早上见过那些在学校哭闹的不行的孩子,好在家里这五个至少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吃完饭孩子们要午睡一会,就连一贯淘气的墨财都乖乖睡觉去了,墨菲还跟墨雍说这是老师的要求,就连墨雍也不得不感叹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老师说过的话堪比他那个时代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