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王华同意叛变后,为了让杜暖烟安心,梁阑玉决定先实现对杜暖烟的部分承诺,于是她就给左民部写了封信,要求他们将杜暖烟登记为良籍。有了良籍后,杜暖烟便可用她自己的身份买田买地、干些经营了。
既然都给杜暖烟办了,那再捎上宋家兄弟和阿夏阿秋四人不也是顺便的事吗?于是梁阑玉把他们四人的身份信息也一并寄过去,让左民部一起登记。
现在她给四人看的,正是左民部完成工作后给她的回信。
“都、都督帮我们脱籍了?!”宋闻磕磕巴巴差点咬了舌头。这是他梦里都在想的事,竟然这么快就实现了!
而宋愈则似呆住了一般,黝黑的眼睛死死盯着这封信,恨不能把信纸看穿。
“是的,你们现在是自由身了。”梁阑玉道,“我给你们的身份是兖州侨民,且是我的属官,因此你们无需担心赋税徭役之事。”
当年先帝发家所用的北府兵主要构成是徐、青、兖三州的流民,因此先帝登基后,就下令免除了三州的徭役。实际上青、兖二州眼下都不在南齐的手中,而在北燕手中。所以南齐境内的青、兖州人都是北方逃来的侨民,反而成了特权阶级。
其实这项老爹留下的政策云秦一直都想废除,只是苦于各方面的阻力而尚未成功。既然政策还有,那梁阑玉当然要给自家心腹弄个最好的。
宋闻激动得热泪盈眶,翻身跪下:“谢都督,谢都督!”他的声音都哽咽了。
宋愈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纸放回桌上,深深看了梁阑玉一眼,亦郑重地下拜。
梁阑玉忙阻止两兄弟磕头:“不必磕。你们只要记住,我答应你们的,绝不会短了你们。”
对于敌人,她可以不择手段,满口忽悠。但是对于自己人,她很重视一诺千金。如果她敷衍手下,那么手下也同样会敷衍她。她的诸多想法,又有谁能帮她实现呢?
宋家兄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阿夏、阿秋的情绪比他们更外放,两个姑娘看完信后便激动地抱在一起,又叫又跳,快乐极了。
梁阑玉给了四人一些平复心情的时间,随后笑道:“你们这段时间也累坏了,回去好好休息几天。宋大郎留下,其余人就先下去吧。”
另外三人领命,行礼后就出去了,屋里只留下宋闻一人。
宋闻有些茫然地看着梁阑玉,不知道梁阑玉留下他的目的是什么。
梁阑玉道:“宋大郎,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你们家在南渡前挺富裕的。经过商么?”
宋闻摇了摇头:“没有……我家以前有八百亩地,是吃租子的。”
梁阑玉了然:原来是个小地主阶级。她又问:“那亲戚里呢?有经商的么?你见识过么?”
宋闻大概明白梁阑玉的意思了。他苦笑道:“都督,我南渡时也才十三四岁,小时候爹娘只让读书,不管旁的事,确实没见识过什么。”
梁阑玉抿了抿嘴唇。现在军权到手了,军田那里两月时限还没到,暂时还得等等。她琢磨着下一步该干什么,就想到了经商。
这个年代非但没有官员/军队不能经商的规定,恰恰相反,在这个门阀摄政的朝代,政治权利被豪族所垄断,而豪族就没有不经商的!别看眼下农业水平落后到连个水车都没造出来,但为了经商,南北朝已经能造出千乘大船,跟越南、朝鲜、日本甚至欧洲都有商业交流!
梁阑玉想经商,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当然是为了经济利益。她现在手里不缺钱,但钱如果只是放在那儿早晚会坐吃山空的。而且她想对军队进行改革,想养出更强大的军队,那这点钱就远远不够。
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她非常明白信息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她从建康出来的第一件事是先建立一支斥候小队。如果没有灵通的消息,她绝不可能那么快拿下军队。
但这年代没有互联网,如果她需要知道郁州以外的消息,她必须特意派人出去打听。那既然人都派出去了,不顺便干点什么也太浪费了吧?
——毫无疑问,经商是最好的选择。
之所以选中宋闻,是因为在她目前的核心团队里,宋闻是最合适的。他处事圆滑,能跟各种人打交道,而且他出身也不错,有一定的眼界。只可惜,他并没有相关的经验。
梁阑玉自己也没经验。这件事究竟该怎么起步·,让她有点犯难了。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
“谁?”梁阑玉问。
“都督。”是陆春的声音,“守门的来报,说府外有人求见。”
“什么人?”梁阑玉想了想,并没有想起前几天有谁给她拜过贴。
陆春道:“听说是……潘十郎。”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