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伴。” 扔下奏章,王霄端起茶杯“你觉得魏忠贤怎么样?” 王承恩顿了下,躬身回应“此人罪无可恕。” “的确是罪无可恕。”王霄拨动茶碗“不过却是一个对于皇帝来说有用的人。” 王霄放下茶杯看向王承恩“你愿不愿意做一个对皇帝又用的人?” 王承恩抖衣服下跪行礼“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魏忠贤以前做过的事情你都接起来,不过阉党什么的不好听,以后改成保皇党。秉笔太监也由你兼任。” 王霄面色平静的看着他“以后皇宫里的事情都交给你负责。不过一个鸡蛋一两银子,换个窗户二百两这种事情就别拿来忽悠我。” 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何不食肉糜听着可笑然而实际上是这些皇帝们真的不懂市场行情。 皇宫里面的太监们各种糊弄,无论是买什么东西都要远比外面的贵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这些事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想要糊弄王霄那肯定是不可能。 “徐光启现在在哪?” 王承恩仔细想了想“陛下所问可是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徐大人?” “嗯,就是他。” 王承恩虽然刚上任,可对于朝中大员的动向还是有过了解的。 身为信王身边得用的心腹,王承恩知道自己肯定会得到重用。这些情报也是早早的就开始了解。 “徐大人在松江老家。” 王霄可是很看重徐光启的,这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下诏给他,诏复起他为工部尚书,即刻入京。” 无论是火炮还是燧发枪,最终都还是要依靠专业人士去做。 王霄有资料有技术,可他没有时间去盯着这么一件事情。徐光启算是这个时代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 干掉魏忠贤的一个好处就是,像是徐光启这样因为被魏忠贤排挤陷害的人,都愿意为明君效力。 王霄继续翻看奏章,有许多都是推荐入阁人选的。 魏忠贤倒台给了王霄一个清洗朝堂的机会,许多大臣都被按上了阉党的罪名抄家。内阁阁老一下子就空了三个出来。 剩下的那几个纯粹是因为不想太过动荡而暂时留下。 空出来这么多的位置,王霄可以安排真正的人才上位。 位置空出来了,很多人都盯上了。东林党上蹿下跳的想要推举自己人掌握大权,呼声最高的就是致仕在家的前内阁首辅叶向高。 东林党之中也有好人,像是杨涟与左光斗都是出色的人臣。只可惜他们已经被魏忠贤杀了。 不过好在还有一位最出彩的,孙承宗。 王霄看过孙承宗的资料,这位忠臣不但能力出众,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对大明有着绝对的忠心。 孙承宗的家乡是高阳,满清入侵到这里的时候他带着整个家族的男丁上战场。 儿子,孙子,侄子,侄孙以及族人百余口全部战死。 唯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 “请孙承宗回京,出任内阁首辅。” 在王霄看来,再也没有谁能比孙承宗更加适合做内阁首辅了。 个人能力与人品都没得说,而且他还是东林党的大佬。用他做首辅,足以堵住东林党的嘴。 此外还有李邦华,施邦曜,孟兆祥等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忠臣。 王霄对文臣方面的关注不算大,主要是大明现在积重难返,文臣方面能维持就行,真正需要的是一支能打胜仗的强军。 武将方面就很多了。 抛开那些投降满清的不提,奋战殉国的有卢象升,曹文昭,曹变蛟,赵率教,满桂等人。 这些人有的勇猛无双,有的智略过人。不过最适合做新军统帅的,还是孙传庭。 比起最终投降满清的洪承畴来说,孙传庭一直为大明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直到在潼关阵亡。 而且他的个人能力非常出色。出任陕西巡抚之后,以遍地凋零的基础硬生生的打造出一支秦军,并且成功击败俘获了被称为义军之首的闯王高迎祥。 李自成当初只是高迎祥的麾下,只算是一众中层诸侯之一。当他继承了闯王的名号后,这才脱颖而出成为流民大军的首领。 孙传庭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王霄坚信,皇帝事事过问绝非好事情。真正能识人用人,并且掌握好制衡之道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 大批锦衣卫带着圣旨从京城出发,奔赴四面八方。 新任锦衣卫指挥佥事,主管北镇抚司的沈炼可谓是近期大火的红人。 沈炼被新皇看重,一路跃迁了好几级踏上了指挥佥事的高位。也就是此时正处于改朝换代的时刻,而且锦衣卫还是天子亲军,所以才没人上本弹劾。 “大人,再行半个时辰就是代州城,可要小的先行入城让他们安排安排?” 几个擅长迎奉的锦衣卫上前巴结沈炼这位大红人。 “安排什么?”沈炼面色一沉“圣旨如山,自然是要先找孙大人传旨。要忠于皇事!” 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几个手下只能是讪笑着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