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五百七十一章 民以食为天

第五百七十一章 民以食为天(2 / 3)

“臣张鸥,拜见陛下”

“拿去看看。”

刘启将李广的奏疏扔给了张鸥“仔细看清楚。”

接过奏疏,摊开竹简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那真是一个字都不敢漏掉。

看了好一会这才收起了竹简,向着刘启行礼“陛下,臣看完了。”

“去查。”背身而立的刘启当即嘱咐“去查清楚,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胆敢戏弄于朕”

“喏”

李云泽并不知晓长安城内的事情,他此时正忙着提升中山国的国力。

牛羊马匹什么的都在圈出来的牧场监养着,繁衍生息是需要时间的。

李云泽首先做的是增加农田产出。

此时河北之地的田亩地力足够,还没到后世那种地力贫瘠的程度。

所以不用在化肥上动脑筋,直接上来就是优化的种子。

不是类似骡子无法繁衍的杂交品种,而是一代代优选之后的种子。

有粟米,有麦,有稻。

至于来历,李云泽表示这是在击破桑达部的时候,从其部落缴获的战利品,见其颗粒饱满卖相极佳,就留下来当做种粮。也不知是桑达部从哪个商队那儿劫掠到的。

当时的确是缴获了粮食千余斛,李云泽特意嘱咐不许吃掉,运入王宫再出来就成了粮种。

这些粮种,李云泽准备用在自己的封田里。

毕竟没有亲眼见识到好处之前,黔首百姓们是不会冒险的。

因为一旦粮种出了问题导致颗粒无收,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亩地用种三斗,千余斛的粮种差不多可以种了五千亩地。

不过现在秋收已过,想要下种得等到明年春耕。

此时的气温足以支持河北之地一年两熟,所以田里也没有闲着,种上了大豆等越冬作物。

大豆是个好东西,不但能够油脂,其留下的根瘤菌还可以固氮肥田。

华夏原产的大豆,大黄,茶叶等等都是极为出色的农作物。

除了大豆之外,李云泽还拿出了苜蓿草的种子,来源自然也是已经无法开口辩解的桑达部。

这些苜蓿草都种在了王宫封田里,将会成为大小牲畜们的重要饲料来源。

李云泽集中各县的铁匠,在卢奴城外设置了将作监,炉子等工具全力打造铁制农具。

他亲自给铁匠们开设培训班,教导他们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关键性技术。

例如将高达三米的高炉给建造成椭圆形,并且在两侧设置风箱鼓风以提升炉温。

还有就是在炉内配比使用石灰石,使得炉渣也就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炉渣熔点。这也有助于降低含硫量,提升铁的质量。

鼓风机的技术提升,则是使用了水排。

所谓水排,就是水利鼓风设备。

用水力激动机械轮轴打动鼓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给冶金高炉加氧。

这些技术的升级与改造,让中山国将作监的产量与质量大幅度提升。

现阶段李云泽主要需求是铁制农具,所以出铁用来打造农具就足够了。

等到以后需要扩充军备的时候,他会继续技术升级用来炼钢。

生产力低下这个词,是有着非常现实的表现的。

李云泽走访田间地头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山国的百姓们,大都是用的木制农具或者石制农具。

不是他们不知道铁制农具的好,而是买不起。

因为大汉的产铁量不高,军方更是拿走了大部分的产量。

诺大的一个大汉,数以千万的百姓,大部分人都还是用着原始的工具在劳作。

无论是从草原上弄回来大牲畜,还是大规模提升铁的产量,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百姓们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耕地的时候,一铁锄下去与一石锄下去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铁锄下去大概能翻八九寸,而一石锄下去或许只有两三寸。

这就是效率与工作强度的区别。

工匠采用计件制,检验合格之后就发工钱,做的越多越好拿的钱帛越多,工匠们的积极性自然是被调动起来。

当然了,每件工具上都有工匠的名字与所属,一旦出问题能够直接找到本人。

农具出来之后,李云泽也没有选择免费发放,而是选择贷款出售。

直接免费领取,然后明年秋收的时候用粮食偿还就行。

最关键的是,没有利息

这是利民增强国力的举动,收取利息那就成另外一回事了。

民以食为天,所以哪怕是穿越者,种田也是第一要务。

忙完了这些,李云泽终于开始整一些刷名望的东西。

不是什么诗词歌赋,而是造纸术

最新小说: 悍匪野蛮:带着大嫂黑吃黑 无敌小世子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重生赘婿:我成了女帝宠臣 桃花小县令 深情错爱,渣男小叔请自重 世子贤婿,快请上位! 公子无敌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